看完那篇《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我第一时间想到李雪琴的“名言”:“北大怎么了,念了北大就不能当一个废物了吗?”李雪琴是北大毕业的网红,最近因为在脱口秀大会上的精彩表现引发关注。
《绩点为王》讲述了清华、北大两所学校的“内卷”现状。“内卷”这个冷门学术用语,今年突然变成了网络流行语,其含义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等同于过度竞争、无效竞争。比如这篇报道的主旨——“这些中国最聪明的年轻人正面临普遍的困境:在极度竞争中,成功压倒成长,同伴彼此PK,精疲力竭。”
《绩点为王》激起了在校大学生群体很大的共鸣,但我是带着疑虑阅读的。
相对其他高校,清华、北大对学业的要求一向更严,校内竞争也更激烈。可竞争不等于内卷,何况中国大学常被诟病“严进宽出”。我是在15年前入学北大的,记得开学之后老师们反复强调的便是校内高手如林,同学们要调整好心态。会不会是媒体为做选题强说愁,会不会现在的年轻人太矫情?
不过读完之后,我基本相信,现在年轻人面临的环境确实变了。像任何东西都有攻略、为了提高绩点选水课这些事,以前也有,但广度、烈度不如现在,量变已经累积出质变效果。
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是,现在的孩子背负的家庭期许越来越沉重。因为现在许多孩子是“学二代”,父母有更多介入的意愿和能力。这个变化其实从小学阶段就体现出来了,已被广泛注意到。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人开始为人父母,结果却集体无意识地把孩子推向更残酷的赛道,这是许多人没有想到的。
这一代年轻人的竞争意识发育更早、更快、更彻底,留给观察者的印象就是“现在的小孩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抓在手里”。但是很多时候他们争的东西就像“小红花”,为了给将来积累竞争优势,拼命把每一朵小红花拿在手里,过程中却迷失了自我。
良性的竞争应该是激励每个人发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如果大家被环境打磨得千人一面,越来越会揣摩和迎合,那就不对了。当竞争趋于形式主义,异化为同龄人之间的内耗,甚至变成以家庭为单位、绵延不绝的教育军备竞赛,那么它确实就成了值得警惕的“内卷”。
文章开头我之所以提到李雪琴,是想提醒现在的年轻人,人生是一场开放式游戏,尤其是对每一代中的佼佼者来说。开放式游戏不能以棋牌类游戏的思维去玩。就像李雪琴已经回到老家铁岭,却被网友称赞说“不愧是北大的”,然而不管做网红还是讲脱口秀,跟她在北大的绩点没有一分钱关系。
当你过早把未来规划得纤毫毕现,你以为你拿到手很多,却意识不到指缝间漏掉了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对未来的想象力。2020年的澎湃新年献词里有一句话:“事实上,一些冒险、混乱,偶尔迷失方向,不仅是生活的常态,而且为自我发现提供机遇。”相信我,这不是鸡汤。
但我也知道,不该苛责现在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就像不能责怪囚徒博弈里的囚徒不理性,因为从他们自身的角度看,每个人、每个家庭做的都是自以为理性的选择。游戏规则当如何调整,方能引导年轻学子少做奋斗的无用功,才应该是这场公共讨论的落脚点。
让年轻人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先得有条条大路。(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9月13日,山东师范大学迎来2020级新生。文学院的张陆千寻2004年出生,高考605分,是今年该校最小的新生之一。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