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那90后的研究生问我,老师,你听过《山楂树》吗?我惊讶于这个年纪的孩子居然会知道这首俄罗斯歌曲。我这个80后都是在父亲的手抄本里知道《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在父亲的吟唱中喜欢上这些经典老歌的。研究生告诉我,近期有一个美声综艺节目,把许多歌剧、音乐剧选段和艺术歌曲重新编曲演绎,掀起了收视高潮。带着好奇,鲜少关注综艺节目的我看了几期。节目中有诸如《饮酒歌》《我的太阳》《今夜无人入眠》等经典的歌剧选段,也有上世纪90年代学英语必听的百老汇音乐剧《猫》《剧院魅影》的选段;有诸如《在那银色月光下》《送别》《青春舞曲》《小河淌水》等艺术歌曲,还有经典国产电影插曲《我的祖国》《绒花》。这让从小热爱美声的我大为过瘾。更重要的是,演绎这些经典作品的是一群以90后为主的音乐专业学生。他们对经典的热爱,通过精彩的演绎传达给青年一代。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场面!
很多时候,我们总在感慨这是一个经典冬眠的时代。经典的文学作品成为书店里乏人问津的“鸡肋”;网络平台代替剧场戏院成为年轻人流连忘返的精神家园。人们一边吃着快餐,一边看着碎片化的文字和感官刺激的图像。就连最为通俗的电影,也恨不得被剪辑成片段以便快速了解故事梗概,用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事实真是如此吗?
最近,另一档综艺节目也备受推崇。节目通过朗诵和舞台剧的形式,介绍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而在年轻人热衷光顾的视频网站上,《我在故宫修文物》之类文化含量高、制作精良的纪录片,点击率毫不逊色。去年下半年,青年京剧演员王珮瑜来我校演出,学校最大的剧院座无虚席,观众大部分是大学生、研究生。台上每每响起经典唱段,台下就有专业的喝彩。我身边的一位退休教师感慨道:“没想到现在的孩子们还愿意进剧场听京剧。”无独有偶,去年末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网上刮起了一轮红色旋风。经典红色题材的内核,通过符合艺术规律和时尚审美的再创造,征服了年轻人的心。落幕后,我分明看到一些孩子们激动的神情和微红的眼眶。谁说90后、00后是过度娱乐化的一代?严肃题材、经典作品,只要打磨得当,照样能获得青年人的认可和推崇。
每个周末晚间,五岁的女儿也坐在电视机前和我一起听90后的大哥哥们唱美声。女儿通过这个节目知道什么是和声,慢慢会分辨声部;也能跟着欢快的曲子手舞足蹈、为悲壮的旋律屏息凝神;每首作品演绎完,女儿就像坐在剧场里一般,认真地鼓掌。我知道,她也在感受经典的力量。越是娱乐化的时代,越要把经典做好。让经典之美可以深入人心,让经典之美可以面向未来。(摘自《武汉晚报》)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王悦1月26日(本周六)19:30,《直通春晚》将在CCTV-3央视综艺频道上演总决赛。经过《我要上春晚》前十期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