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人间》口碑热度双丰收。
陈晓卿与嘉宾一起探讨美食文化。
《风味人间》火了。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总导演陈晓卿离开央视后首次推出的新作,自十月末开播以来,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是以碾压之势,占据了微博热搜榜。直至现在,每周日晚剧集更新之时,仍在网络上引发大量热议,而且口碑热度双丰收,豆瓣评分高达9.3分。
“风味”大热也证明了陈晓卿在美食纪录片领域的深厚功底。最近,陈晓卿就以美食家的身份,在一档美食清谈节目《风味实验室》中亮相,与嘉宾一同畅聊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可恨”的是,这档节目偏偏选在周六周日的夜里9点多播出,真是让人受不了。
有“根”的食物
才有生命力
“地道”的食物到底是怎样的?标准如何界定?哪些食物可以穿越宇宙?还有网络中吵翻天的“甜咸之争”、各地口味差异……在综艺《风味实验室》中,每期邀请两位美食大家担任“风味学博”“风味研究员”,还有明星嘉宾作为“风味体验员”。在“风味鲜厨”制作一道菜的时间,揭秘“风味”的台前幕后,讲述美食的“冷知识”。
云南的鲜花饼、南京的盐水鸭、靖江的肉脯……在首期播出的节目中,当琳琅满目的各地特产端上了桌,首先讲到的“你是不是对‘地道’有什么误解”。以现在流行的“伴手礼”作为切入点,侃侃而谈不同的嘉宾对于“地道”的定义。
能拍出《舌尖上的中国》与《风味人间》这样的美食纪录片,陈晓卿早就是美食家。在节目中,他也透露,早期曾有项目找过来,希望能做实体的餐饮。“让我把《舌尖上的中国》里拍片的那些人都给找过去,要开个‘舌尖上的中国’一条街。我说,美食是搬不过来的,你搬过来了也不是那个样子(味道)了。”
陈晓卿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有“根”的食物才有生命力。而在《风味实验室》关于“地道”的讨论中,他也始终坚持了这一看法。“当地美食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你把它拿出来,放到另一个地方去,这个味道就会发生某种变化。”
解密《风味人间》
幕后故事
同为“风味”的IP,在节目中也自然而然地谈到关于纪录片《风味人间》中的美食和幕后故事。在首期节目中,总导演陈晓卿就谈论到了拍摄中选择食材的标准和前提。“第一,是这种食物能够被广泛地接受;第二条,我们再来谈到这个食物是有传承的;第三点呢,是最好这个食物能折射出当地人的性格。”
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再到综艺节目《风味实验室》,陈晓卿没有停下追随美食的脚步。而从幕后走向台前与观众分享美食文化,也更为“风味”这一IP增添了很多看点。
“在原产地品尝食物,除了美味,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食物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做美食纪录片,也就是把这些场景截取和复原下来,传递给观众,也希望观众有朝一日置身于此,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融入当地的生活。”就如陈晓卿所说,他想通过“风味”带给观众的,其实就是关于食物最原本的面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新闻推荐 《我要上春晚》开播,蔡国庆自爆 当年差点错过演唱《常回家看看》 《我要上春晚》评委嘉宾合影,右一为蔡国庆。节目组供图17日,由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中心推出的《我要上春晚》在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