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的荐书类综艺节目《一本好书》本周推荐了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节目迅速引发热议并引导观众重读原著。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科幻文学收获着越来越多的读者,中国作家也两次斩获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业内认为,中国科幻文学已经进入初步繁荣期,不过和世界科幻文学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本好书》再次引发“《三体》热”
日前,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正在腾讯视频热播。这档舞台剧表演穿插专家解读推荐图书的节目每周播出一档,本周播出第三期,推荐的好书是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
长达百万字的科幻小说《三体》于2006年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三部于2010年出版。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在相对小众的科幻文学类型中,《三体》的发行量超过300万册,这算是一部现象级的科幻作品。《一本好书》在改编中,着重选取了第二部的内容进行视觉化改编呈现。制作团队不但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著,同时也通过截取原书中最能引发大众情感共鸣的部分,让高深晦涩的“硬科幻”落地。果然,节目播出之后立即引发了网友热议。毋庸置疑,相信很多观众会读一读原著,一波《三体》热又将袭来。
早在2015年,刘慈欣就凭借《三体》第一部获得第73届雨果奖的最佳长篇故事奖,他也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而在10月中旬结束的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法兰克福书展上,刘慈欣和他的《三体》也备受关注。《法兰克福汇报》称它“引领了当代幻想文学的发展方向”。德国有著名学者也称,大多数中国作家在德国甚至在整个西方并不为人所知,但刘慈欣是个例外。不仅在英语世界,在德国也是大家认可的非常重要的科幻小说家。
继刘慈欣之后,2017年中国科幻女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再次获得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这是中国科幻作家第二次摘得这一奖项,大大提升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国际能见度和知名度。业内人士认为,近一两年来中国科幻创作出版和产业发展的上行态势,使中国科幻进入了初步繁荣期。
中国科幻现状“半是海水半是火焰”
今年是科幻小说诞生200周年。1818年,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诞生。1904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本土科幻小说——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为舶来品的科幻文学,是在上世纪初随着科学观念“赛先生”的引进同步而来。
著名科幻文学评论家董仁威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中国科幻文学逐渐走向成熟。最近七八年更是井喷式地出现了大批优秀的作者,比如以“四大天王”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为代表的6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代表作家,以“新锐科幻作家”陈楸帆、郝景芳、江波、宝树、夏笳等为代表的80后为主体的“更新代”科幻作家,以“希望之星”阿缺、王侃瑜等为代表的90后“全新代”科幻作家。而在亚洲范围内,日本科幻界公开承认已经被中国所超越。此外,中国的科幻文学作者有梯队,有众多的年轻人,读者以知识群体和中小学生为主,读者和作者的年轻化让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今年以来,文坛上还出现了纪实主义作家转型写科幻的热潮,如龙一出版了思考人类返祖现象的《地球省》,王十月出版了探讨科技让人类永生的《如果末日无期》。普通读者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科幻小说。当然,这只是中国科幻文学“火焰”的一面,反观“海水”的一面则不容乐观。在以上列举的这些科幻作家中,除了荣膺过雨果奖的刘慈欣和郝景芳,绝大多数并不为广大读者所知。“一部《三体》撑起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半壁江山”这种情况并不见得是好事,这意味着大多数科幻作家依然在小众的类型文学圈子里徘徊。科幻题材的文学写作需要作家生活在静默环境中、又了解前沿科学科技,才能保持敏锐的想象思维和创造力。目前中国科幻作家队伍很不稳定,科幻作者涌现很多、又离开很多。与此同时,专门的科幻小说杂志不多,稿费有限,科幻作者靠写科幻小说养家糊口并不容易。
和世界科幻文学仍有较大差距
虽然中国科幻文学已经迈出了走向世界的步伐,不过理智看来仍然和世界科幻文学存在不小的差距。有专家说,中国科幻文学要取得长足发展,真正在世界文坛上崛起,光靠几个奖远远不够。
郝景芳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很清醒:一两部作品的热潮,往往给人开启时代的假象,但事后看起来,要称得上“黄金时代”,需要一大批作者持续地创作来支撑,需要科幻产业每一环节的专业力量。刘慈欣也直言,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幻类型文学,不可能凭一两本书就达到世界级水准,得有很多本这样的书才行。仅是科幻作家队伍,中国目前仍然比较薄弱。数据统计,美国科幻作家协会注册的作家有三千多人,活跃的近两千人,而中国长期写作科幻文学并经常发表作品的作家大概也就二三十人。
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有的现象是,同样作为幻想文学类型,科幻文学正受到奇幻、玄幻、仙侠、穿越等题材作品的巨大冲击。科幻文学是可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想象力的,其他类型的幻想文学同样有提升想象力的作用,但思维方式大有不同。举例来说,同样是飞得快,《西游记》可以直接描述孙悟空一个跟斗就走了十万八千里,不需任何依据,而在科幻文学里就要用上火箭技术和多维空间理论才能办到,读者从中收获的完全不同。
此外,中国科幻文学的影视化也远远不够。科幻电影是美国电影工业中的一大重要类型,好莱坞科幻大片早已成为中国青少年和科幻迷的精神大餐。但中国的科幻影视作品却乏善可陈,近几年有几部也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影视。如果追溯得远一点,上一部有影响的科幻电影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珊瑚岛上的死光》。而人们最为期待的电影《三体》,上映时间依然未知。说到底,中国科幻影视没有带动科幻文学的发展。(记者徐敏)
新闻推荐
“耿直大姐”宁静又发威了,因为她的一条微博,几天内看似没什么交集的殷桃、杜若溪、于正、霍思燕……都上了微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