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经典剧目《茶馆》60年间演出了700场□雪樱
我喜欢看话剧,上学时经常收集喜欢的话剧演员的照片或海报。北京人艺是中国戏剧的最高殿堂,迄今已经走过66个春秋,经典剧目《雷雨》《龙须沟》《茶馆》《蔡文姬》等至今长演不衰。戏剧好看,舞台幕后的人艺往事同样令人难忘,日前出版的《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41位北京人艺人的艺术人生与激情岁月。这里面既有殿堂级的话剧巨人、家喻户晓的老戏骨,如欧阳山尊、梅阡、田冲、朱琳、蓝天野等,也有幕后默默付出的小角色及后起之秀,如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杨青等,读来令人心生感动。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建于1952年,创建之初导演焦菊隐就提出“一棵菜”精神,即“人艺就像一棵菜,无论导演、演员,还是幕后,都像是菜心、菜叶、菜帮一样,围绕着这个根,他们缺一不可”。从此,“一棵菜”精神伴随人艺,成为融入演员精神血脉的艺术灵魂,哪怕后来有些人离开舞台转行影视,也潜移默化受到这种精神的熏陶和教化。作者方子春虽然不是北京人艺的演员,但她成长在史家胡同56号的人艺剧院宿舍大院,她的父亲方琯德是人艺的戏剧导演,公公刘垠是人艺的灯光大师,婆婆刘涛是人艺的场记,人艺的很多长辈都是看着她长大的。文化的熏陶和人艺的文脉深深影响着方子春,使她懂得了如何才是“清白做人,认真演戏”。
一说起戏剧,人们就常说“戏大于天”“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然而,真正领悟这几句话的深意,往往需要时间的打磨和舞台的磨砺。这本书近五百页,看似比较厚,但浓缩的是有血有肉的人艺演员的心路历程以及演员所处年代的历史与情谊。在很多人眼中,人艺门槛很高,所谓高,指向的是艺术积淀。首先,在人艺,“毕业就演大主角是一大灾难,你没那能耐,站在台上会哆嗦,私心杂念太多,肩膀扛不起这大梁。”就像当年何冰在《蔡文姬》中戳大杆儿当群众举旗子,他一举就是四年多。其次,演员要深入体验生活。黄宗洛演《龙须沟》那会儿,他在排练厅门口弄了堆泥,进排练厅前先在泥巴上踩踩,带着人物的感觉去排练。当然,去基层、乡下、市场体验生活是人艺演员的必修课。最后,就是要虚心学习、不断提升。郑榕称自己八十岁以后才会演戏,排演《雷雨》直到73岁才成功。可见,“演员的诞生”需要自我储备和耐住寂寞,用黄宗洛的话说,“导演可以什么都不要,可导演要时不能什么都没有。”书中有句话令我颇受触动,“今天太需要昨天了。”这种需要是“先学做人、后学演戏”,也是一座德艺双馨的精神灯塔。老一辈演员生怕自己因生活积累不充实、感情不真挚而完成不了角色,对不起观众和同台演员,所以人人用功。这是第一境界。第二境界是包容。北京人艺没有大导演、老前辈、名演员,允许有不同意见,也会产生矛盾,但是从未影响到演戏与相处,说明在这里人心还是干净的。第三境界就是感恩。濮存昕直言“我们继承老戏,复排老一辈创作的角色,也像在追慕自己的祖先”;何冰则说,“北京人艺就像家一样,父亲就是‘焦菊隐\’,母亲是‘老舍\’”,在外面再风光的人也愿意常回家看看,因为精神重心在这里。
作者宋苗、方子春探访的是人艺的历史,定格的是一个时代的艺术光影。我从中读出大院的情结、苦难的坚守、生命的况味,背后是几代人艺人的艺术执着和虔敬品格,是“戏大于天”的精神信仰以及“心无杂念,演无痕迹”的生命实践。正如冯远征所说,“为什么人艺还能成为中国戏剧的一个标杆,并不是有多少经典剧目和大腕撑票房,而是有一种精神在,也就是一棵菜精神,演什么戏都是完整的,小角色是有光彩的,像李光复、米铁增、王大年、李士龙、兰法庆、张福元等一批任劳任怨演着小角色的大演员都是人艺的宝,没有这样的演员,《茶馆》成不了一台戏。”
新闻推荐
纪凌尘与阚清子分手后首晒全身照,身材有型有点小帅看起来瘦了!
纪凌尘与阚清子也算是娱乐圈的一对欢喜冤家,从恋情公开就经常各种高调秀恩爱,尤其在真人秀节目《亲爱的客栈》中,纪凌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