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综艺新闻 港台综艺新闻 欧美综艺新闻
地方网 > 娱乐 > 综艺新闻 > 国内综艺新闻 > 正文

朗读者归来 那份感动还在

来源:青岛早报 2018-05-17 04:55   https://www.yybnet.net/

5月初,酝酿了一年时间的《朗读者》第二季播出,开播不过两期,话题度与赞誉度就延续了第一季的精彩。据统计,该节目第二季首播就创下了惊人的话题讨论度,以“想念”为主题的朗读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第二期节目播出当天,《朗读者》官方微博的阅读量超过700万。除此之外,节目刚播出不久,“朗读者”“袁泉”等关键词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全网点击突破200万,跃居微博热搜榜第三位,袁泉《朗读者》相关视频发布一天后,视频点击量破400万。 《朗读者》节目的突围,为当下喧闹的电视荧屏吹来了一股清凉之风,而这种“慢综艺”的模式,也日渐受到观众们肯定。

“慢综艺”满足收视需求

“慢综艺”这一名词,顾名思义,指的是与以竞技为主、快节奏的综艺相对应的一类综艺节目,意即不再走此前大多综艺节目快节奏的路数,而是打出“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招牌。以去年为例,先是湖南卫视的《亲爱的·客栈》和东方卫视的《青春旅社》“撞日”开播,随后浙江卫视的《漂亮的房子》、江苏卫视的《三个院子》也加入战团……这些综艺节目催生出一个热词——“慢综艺”。 《向往的生活》《中餐厅》等也都属于这一类型。

前几年的内地综艺市场,基本上被《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户外真人秀占据,这些节目的模式多来自韩国。但疯狂过后,不可避免地迎来了疲惫期:游戏环节的设计雷同、节目模式趋向同质化、嘉宾的反复出现产生审美疲劳,再加上官方调控因素,找寻新的节目方向势在必行。 《见字如面》《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红火,也从侧面证实了“快综艺”的疲软,让更多节目制作公司看到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大众内心深处对“慢下来”的渴望。有业内人士评论称,慢综艺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在镜头剪辑和后期加工上没有过多修饰,将明星放置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让其呈现出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比如《向往的生活》中,何炅、黄磊、刘宪华一起在农家院里做饭招待客人,拉回了不少看厌了真人秀的观众。大家突然发现,不吵不闹,一群人坐在那里做做饭、聊聊天,看似无聊却让人感到很舒服。这档节目的成功,也成了内地综艺市场由 “快”转“慢”的转折点。

《朗读者》让文字更有情感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这是豆瓣上对《朗读者》的节目简介。以情动人是这一节目最为出彩的地方,节目立足于已然成书的文字,寻求嘉宾与文字的契合之处,将感情融汇于文字与个人故事,这样的方式极易打动人心,引起广泛共鸣——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还可以感受到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传递出的情感。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节目不再局限于明星艺人、知名人物的事迹,普通人所做的普通事同样也充满着生命的光彩与感动,比如无国界女医生蒋励、鲜花山谷夫妇、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此外,不预设泪点的讲述方式,也让《朗读者》呈现出了更为真诚的色彩,如第二季首期节目中,董卿与姚明讨论“初心”话题,两人聊到奥运会时,董卿说,每一个运动员心里都会有一种荣誉感。姚明反问:赢了是荣誉感,那输了是什么?这个问题问得有些突然,也很难回答,从节目现场的效果看,董卿也有短暂的惊讶,明显有点措手不及。好在,只是沉默了一两秒钟,董卿搬出了姚明曾经说过的话,她说:“你不是很喜欢特奥会运动员誓言中的一句话吗,‘让我去获胜,如果不能获胜,让我勇敢地去尝试\’。 ”这个细节恰恰彰显出了董卿的知识储备与反应能力,同时也让姚明这一篮球明星的人设有了更为多样化的呈现,再来听他朗读海明威的《天真的高贵》,或许更能够感受到“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这句话中所蕴含的满满的正能量。

袁泉:7年求学 300封家书

上周末,《朗读者》第二季在央视一套播出了第二期节目。在这一期以 “想念”为主题的节目里,演员袁泉用一段汤显祖的《牡丹亭·惊梦》,回望自己7年的梨园求学时光,感动了无数观众。

作为演员,袁泉有着很高的起点:参演首部电影就获得了金鸡奖,第二年又拿下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可她似乎一点也不留恋,一转身便将更多时间倾注在了话剧上。 30岁那年,袁泉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而袁泉之最初走上演艺道路,是在她11岁那年。

袁泉回忆,小学四年级时,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老师去荆州挑选有潜质的学生,自己顺利考上了。 “可能当时只是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好奇”,于是11岁的她离开家乡,乘坐汽车和火车,辗转上千公里到达北京,独自开始了在戏曲学院长达7年的学习生活。

7年时间里,不论寒暑,袁泉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练功。在那个电子邮件还没普及的年代,近300封家书成为连接袁泉和家人的主要媒介。节目中,袁泉还展示了当年向家里诉苦的信件。“自己还要更刻苦”,好强的她在信中这样对父母说,而父母宽慰的话语时过多年仍让袁泉红了眼眶。

此次登上《朗读者》的舞台,袁泉用经典的 《牡丹亭·惊梦》选段,献给自己在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这一段从11岁到18岁的光阴。舞美效果打造出月夜下的亭台楼阁,映衬着袁泉饱含情感的朗诵,醉倒了不少观众。袁泉自己也觉得意犹未尽,“当你置身于如此有意境的景象之中时,你的朗诵便会自然而然地带出那种韵味。 ”

自幼学戏,袁泉对《牡丹亭》并不陌生,“因为昆曲曲牌里的唱词,从小就在我心里,我能够充分体会到其中的每一个字所表达的意境,在字和字组成词句之后,会有戏曲的那种韵律在里面。这次在《朗读者》中也算是一个尝试,就是把本来有旋律的一段戏曲作品的唱词,用朗读的形式呈现出来。 ”

在准备这次朗读的过程中,袁泉又找回了当初学戏时的状态。 “确定要朗读《牡丹亭》选段之后,我又回去听了一位已经过世的老先生生前对这一选段非常细腻的逐字讲述,这也唤起了我当年学戏时的很多回忆。 ”袁泉说,当年学每一出戏时,戏里每一句的唱词、唱词中的每一个唱腔,老师都会去指导她,指导每一个吐字,指导所有音符的起承转合。“所以在为录制节目做准备的过程中,不仅勾起了我对过往的回忆,同时也让我不由得再次赞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版撰稿 记者 周洁

袁泉在节目中朗读。

新闻推荐

《奔跑吧》节目组夸李晨能力爆棚 粉丝:带完节奏又来慰问

《奔跑吧》龙舟赛的两期节目着实非常精彩,十分燃,十分正能量。昨日节目组的官微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夸赞李晨:不仅是能力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朗读者归来 那份感动还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