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健
初识胡佳音,是在2018年初夏。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年会当年5月在资阳举行。会前一周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一位女士打来的,告诉我她是资阳日报社(年会承办单位)的记者胡佳音,想就副刊研究会年会及报纸副刊、城市文化等事项采访我,随即又发来采访提纲。我们约定在会议报到当天下午5点在下榻宾馆见面。
报到当天,还在去资阳的高速公路上,又接到小胡的电话,说她已在宾馆等候。一路上我就猜想这是怎样的一位女记者?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我一直在采访他人,这次却变成了被采访对象。好在近几年每年年会,我作为研究会会长都要接受承办报社记者的专访,已经习惯了。见到小胡时还是有点意外,她没有女记者们常有的时尚打扮,素面素衣,沉静中不乏活跃,眼镜后面是一双敏锐的眼睛。采访其实是一场对谈,很顺利。让我吃惊的是,在谈到报纸副刊如何向新媒体发展时,她提到了我在1999年出版的《网络新闻》一书。看来,为了这次采访,她做了不少功课。记者应当具备的良好基本功和素养,不经意间已然呈现。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是胡佳音的作品集《一路放歌》。这是从她在新闻战线耕耘24年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之作,凡126篇。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极为勤奋之人。就体裁而言,涵盖了新闻大部分体裁:消息、通讯、特写、深度报道、调查报告、新闻论文、报告文学、散文等。胡佳音是一位时政新闻记者,从作品集里却看得出她对文化的偏爱,文化新闻占了集子中大部分,经济、时政、法制、环保、科技等领域她也有涉猎。掌握各种新闻体裁是记者的基本功,但要关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并有较深入的了解并写出有分量、有深度的新闻,却并不容易,但胡佳音做到了。从胡佳音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无疑是她辛勤耕耘的结果。2003年7月,她为了忠实记录缉毒警察缉拿毒犯的过程,与资阳缉毒警察一起熬夜守了一个通宵,对警察的艰辛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写出了现场感十足的通讯《记者亲历抓毒犯》。
这本集子里有很多人物通讯、特稿、报告文学。专门写人物的通讯多达27篇(这还不包括事件通讯里写到的典型人物),有户外运动知名品牌“探路者”的创立者王静,有坚守乡村学校的残疾教师龙明宽,有闯进男人天地的大货车女司机李萍,有全国劳模蔬菜大王孙传辉,有全省优秀第一书记王桂琴……
善于挖掘细节、利用细节讲述故事,是塑造人物形象最有效的手段。在《探路者王静》一文中,胡佳音这样素描这位创建世界知名户外运动品牌“探路者”的女老板:“只见她一身素装,凉鞋、牛仔裤、方格棉衬衫,一头直发用一个发卡随意地别着。没有我想象中成功人士的派头与张扬,她朴素而真实,一如可亲可爱的邻家妹妹。”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的创业者形象呼之欲出。又如文中引用王静外婆的一段话:“被王静唤作‘外外’的外婆,现在已经95岁高龄,当问及王静小时候的事情时,外婆毫不含糊:‘肇得很哦(意为调皮)!晓得她小时候啷个爬得到那么高嘛,光溜溜的竹子都爬得上去!’”从小就已有敢想敢干基因,进入社会后能大胆成功创业似乎有了最初的“源头”。
在《幸福花开马桑坡》里,胡佳音记录了全省优秀第一书记王桂琴的一件小事:“有天晚上10点过,两位80多岁的老人给她打电话求助,说家里的门钥匙锁在了屋里。她立即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从镇上请来开锁匠,为老人打开了房门。”对八旬老人之需有求必应,这样的书记还能做不成事吗?
正是因为在采访中善于挖掘细节,在文章中呈现细节,这些人物在胡佳音的通讯里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本集子里收录了作者从业以来撰写的几篇调查报告,有两篇特别引人注目,一篇是《“疯长的绿色污染”》,另一篇是《我们要本明白账!》。这两篇调查报告都是问题调查,或者说是舆论监督调查。这种题材的稿件记者一般不愿为之,吃力不讨好不说,一旦事实有出入,反而会惹上麻烦。在接到基层群众反应“绿色污染”和“账目不清”问题时,她没有推辞退缩,而是怀着为群众鼓与呼的职责进行调查。一次在9月,另一次在7月,属于酷暑难当或“秋老虎逞威”的时节。可以想象她沿着水葫芦疯长的绛溪河在酷热的河岸踏勘记录的艰辛,也可以想象她在烈日下到丹山镇天池村16组走访农民的情景,汗水一定多次湿透了衣衫。不过,辛劳毕竟能换来收获,两篇稿件见报后都引起了有关部门重视,问题得到了解决,稿件也获得奖励。前者获四川省“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奖征文”二等奖,后者获四川新闻奖二等奖。
正如这本集子的书名《一路放歌》一样,胡佳音用记者的视角见证这个伟大时代的变化,用记者的笔触记录这个时代的伟大成就,宏阔的视野,细腻的笔墨,记录资阳变迁历史,放歌改革开放在资阳取得的每一步成绩。不仅如此,在见证历史记录历史、讴歌成就之外,集子里还有她家国情怀的表露,这就是这本集子里收录的31篇散文。这里有她对人生的思考感悟,有父女情怀,有母子亲情,有朋友交际,有游记,有对瑰丽大自然的赞美。我尤其喜她写她与家人情感及育儿的几篇散文。《长记性》记录她如何让儿子改掉忘性大,做事丢三落四习性的故事,娓娓道来,妙趣横生;《父亲骑摩托车的故事》写她几姊妹如何劝诫老父亲不骑摩托车的故事,一波三折,亲情毕现。
集子里还收入了作者的多篇论文,对“党报如何做出好新闻”“记者怎样‘走转改’,忠实记录历史,写出不再是‘易碎品’的新闻,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佳作”“新闻摄影如何把镜头对准基层草根群众”“数字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向融媒体发展”“记者如何转型为全能记者,跟上时代步伐,甚至引领潮流变化”等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感性的新闻采访和写作之后是理性的理论思考,这正是一名成熟记者所应当走而且必须走的路。因为如果只有感性忙碌,稿件写得再多,也可能会一时风光,却可能流于平庸,多年以后回头再看,发现那不过是一堆易碎品,甚至一地鸡毛。而理性思考则会增加新闻稿件的厚度,多年以后再看,仍会掂出它的分量。显然,胡佳音在新闻战线耕耘20多年后,已经在着手对自己的从业经历和职业乃至行业前景进行理论思考和研究了。
正因如此,我有理由相信,胡佳音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会有更好、更重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也是我为此文所拟标题的希望:化文为章成佳音。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承爽)“欢迎大家回家!”“几年前,你们步入绿色军营,今天,你们光荣退役返乡,开启新的征程,希望你们站在新...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