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李小凤
近期,各地陆续出台落实“双减”政策的具体措施。开学在即,“双减”话题再一次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跟往年开学家长们普天同庆“神兽归笼”不一样的是,今年大家也多了一份疑惑和不安。“双减”落地将会产生哪些新变化?家长跟学生如何适应这些新变化、新趋势?学校如何“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培训机构会怎么变?对此,记者在资阳市开展了走访调查。
教育部门打好“组合拳”推进校外培训治理
8月11日,市教育和体育局通过官微对外发布信息,将从锁定培训机构数量、加强培训收费监管、清理违规宣传广告和规范培训机构行为四大方面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落实“双减”政策。
按照要求,自7月20日“双减”文件印发开始,资阳市的培训机构数量“只减不增”,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增加学科培训的经营范围。对开展体育、科技、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非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在未明确主管机关和审批标准前暂停审批;严厉打击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吊销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严重问题的机构。
记者还从市教体局了解到,除了规定动作外,资阳市将严格落实五大机制进一步防范校外培训风险。一是全市257所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培训机构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二是教育、金融部门和培训机构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建立培训机构资金监管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三是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同多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各校外培训机构自主选择一家为参培学生购买“教育培训安全保障责任险”。四是通过大力推行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有效规避培训经费纠纷和风险。五是建立投诉举报监管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
学校
帮助孩子吃好“正餐”
减少“零食”
“‘双减’措施的关键是提高校内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有关负责人介绍,学生在学校上课,好比“正餐”,课外补习和辅导,就如“零食”,“双减”就是让教育回归本职,减掉多余的“零食”,丰富“正餐”的质量。那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作业质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就尤为重要。
对此,雁江三小校长胡泽明深有感慨。他表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知不觉中被裹挟着进入“内卷”。一个人补习,提高的是分数,所有人都补习,提高的只是分数线。“我们学校开设有两个课时的课后延时,一节课针对学生的学业辅导、答疑,第二节课就是艺体特长的培训,开设了剪纸、篮球、足球、啦啦操等22个兴趣特长培训课。”胡泽明坚信,“双减”落地后,孩子们过重的学业负担减轻,可以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上。
据悉,为丰富“正餐”营养,今年秋季开学以后资阳将在全市全面铺开课后延时服务,统筹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和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老师做到“应教尽教”,保障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根据学生年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做到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平均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1小时;初中阶段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学生每天的书面作业总量不得高于平时作业量的要求。坚决杜绝作业只布置不批改、作业批改方式随意、作业评价方式单一或无针对性的现象,做到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
培训机构
进入“调整期”
转战素质教育培训业务
在“双减”政策落地的大背景下,不少校外培训机构也进入“调整期”。如何过渡、如何转型,是其思考的主要问题。
“对我们影响很大,但是要想生存,必须得及时调整,适应大环境。”资阳学而知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机构负责人熊明枢坦言,以往机构的文化类和艺术类培训项目各占一半,如今在“双减”政策下,文化类续课率受到了冲击,机构也在进行业务调整,将原来的文化类的周末课程调到了周一至周五,并将接下来的发展重点放在艺术类培训上。
小荷尖尖教育广场培训机构负责人张校长则表示,“双减”实则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一次大洗牌,以前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不少机构唯“分数论”,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孩子成长。如今“双减”之下,教育培训机构也将探索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为此,她正带领团队踏上转型之路。“对于英语这一科目来说,以往是传统的语法、练题、背诵,很难培养孩子的兴趣,以后我们将通过开设英语话剧班,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中,激发大家的兴趣。”张校长说,减负并不是不让孩子们学了,而是适当降低他们的学习压力,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能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减负并不意味着“不学”,而是更科学地学习。
此外,一些培训机构在转型过程中增加了校外托管服务,在“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之外,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家长
戒掉“培训机构”
同样需要“缓冲期”
“双减”政策落地,很多家长都在焦虑。他们坦言,这些年已习惯校外培训,担心不参加培训,孩子会像脱缰野马、每天疯玩。
对此,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胡泽明表示不敢苟同。他说,以前很多培训机构是以超前学习、超大纲学习、反复训练的方式让学生获取高分,但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是立体的、多维度的,家长不应过于“神话”分数的高低。真正负责任的教育是在孩子还对一切未知拥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时候,给他们提供足够好的教育资源,是用心发现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如何用有效有趣的方法保持终身学习。
采访中,不少家长对“双减”表示支持,愿意主动转变思维,适应新政策,放下担忧、减少对孩子的施压,把更多时间放在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教育上,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资阳市实现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直接减免全覆盖家庭与生活报讯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执行好“无...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