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0月起,川渝两地退休人员、工伤人员领取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资格“就地认”渠道正式开通。这一重大举措标志着川渝两地退休人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和工伤人员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在川渝范围内无需回户籍地就可以实现资格认证,极大地提升了受益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积极优化认证渠道,提升同城化服务水平,资阳市积极贯彻省委、市委相关部署精神,多措并举将相关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加快数据共享,提高服务时效。积极推进与川渝人社部门的信息技术合作和服务协同,利用打通的“线上”“线下”两条服务通道,有力促进了人社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退休人员、异地居住和年老体弱以及行动不便等群体延伸,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并实现认证结果实时传递,极大缩短认证办理时间。
——创新认证方式,提升群众幸福感。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人社部“掌上12333”、“四川人社”和“四川e社保”APP、重庆“掌上12333”线上渠道为异地待遇领取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实现了川渝两地待遇资格认证结果“就地认”落地落实。
——拓宽宣传广度,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加强行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强化培训,不断提高经办人员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丰富认证手段,满足多样化认证需求,建立以信息比对为主的认证服务新模式。积极利用“资阳人社”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推广和引导告知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手续的新规定以及使用人社线上服务平台进行自助认证的详细操作步骤,做到充分告知、不留死角。
新闻推荐
微生物处理池。□本报记者陶思懿一直以来,部分市民都有些疑问: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线去了哪里?污水是如何处理的?污水...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