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正良
针对农村侵财性“小案”多发难侦破、火灾事故等影响社会安定等问题,雁江不断深化农村平安建设,探索和完善“4+4”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新机制,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建平安和谐新农村。
“4+4”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即由群众每年缴纳36元,为自家平安投保的同时加强巡防队伍建设,构建群众唱主角、保险兜底挽损、镇村保障运行、公安指导协调的治安防控“四方合作”模式;同时,积极探索“人防、心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四防手段”,逐步在全区构建起群众安居乐业的“平安网”。
群众+保险
筑起基层平安的“守护闸”
“没想到我们家因意外遭了火灾保险还能赔,这36块钱出得值……”丹山镇大佛村村民张四容家6月份遭遇火灾,保险公司赔付了她家4000元,让她感到一丝宽慰。张四容每年交36元的“四方合作”工作经费,能为家里发生盗、抢和火灾等意外情况“止血”,让安全和财产有了更好的保障。
近年来,雁江不断探索和完善群众、保险公司、镇村和公安协同配合的治安防控“四方合作”模式。群众凭自愿每户每年筹集36元“四方合作”工作经费,其中,16元作为保险费,由村委会向保险公司集体投保最高赔付额8000元/年的盗、抢和火灾险,20元作为治安防控队伍建设和运维经费。一旦村民家中发生盗、抢案件或火灾事故,派出所查证属实后,保险公司便按照“赔偿在前、破案在后”原则,于1—3个工作日内定损赔付。截至目前,累计赔付保险案件213起、金额27.7万元,赔付率100%。
此外,雁江每个村还建立了一支人员固定化、报酬货币化、责权契约化的农村治安巡防队伍,负责巡逻防范、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实现治安问题有人反映、案件线索有人提供、安全隐患有人发现、矛盾纠纷有人调解。让群众参与到治安联防的队伍中来,增强群众安全意识的同时也增强责任意识,逐步构建起大联防良好的群众基础,筑起基层平安的“守护闸”。
人防+技防
织密平安防治的“立体网”
针对农村治安防控基础条件差、覆盖面窄等问题,雁江区在“四方合作”的基础上,组建三级巡防队伍,修复使用村村通广播,推进“雪亮工程”,通过“人防、心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四防手段”,扩大治安防控覆盖面,减少各种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清水镇指书庙村7组村民陈绍波主动申请成了村治安联防队队员,他每次都会参与镇村组织的治安联防巡逻,协助村组干部排除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他所在的这支巡逻队伍有13人,定期不定期开展治安大巡访。除了“人防”,该村10多年前就在全村主要出入路口安装了4个摄像头,“雪亮工程”又安装了5个摄像头,由镇派出所统一监控。“这些‘人防+技防’措施为指书庙村带来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已经五六年没发生过盗抢事件了。”村主任李建国告诉记者,他们以前通过摄像头成功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村里的盗窃案件,形成了很好的震慑效果。
据了解,雁江组建的三级巡防队伍和信息采集员,能协助开展交通协管、应急处突、信息采集等工作,实现了防控力量下沉到村、防控范围覆盖到户。“雪亮工程”在全区22个乡镇208个村的主要路口和重要地段安装高清红外数字探头1040个;积极推广“一户报警、十户联动”的农村联防报警系统网络,安装门磁、红外线入侵报警器等技防设备1100余套。同时,将“雪亮工程”监控、报警系统、“村村通”广播等全部接入派出所指挥室,通过图像监控、音频播放等手段全方位构筑辖区治安技防网络,延伸派出所治安防控触角,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雁江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4+4”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分阶段、定目标逐步实现“4+4”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全区农村的覆盖,织密农村治安防治“立体网”,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闻推荐
“周周赢”“月月赢”是该行为喜好理财的客户量身定制的周期开放型理财产品,其最大特点在于按周期开放,并分配理财收益...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