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明
良好的道路秩序需要交通规则的约束。“红灯停,绿灯行”如此简单基本的交通规则,却还是经常有很多人不遵守,由此引发了不少悲剧。
11月为资阳市“文明礼让出行月”,拍客团也纷纷走上雁城街头,曝光交通不文明行为。本期我们针对“闯红灯”这一现象,和大家探究“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现象
不管红灯绿灯,看着没车就走
11月1日下午,记者在槐树西路与娇子大道相交路口看到,行人交通信号灯为红灯,有位女士旁若无人地径直过了马路,在耐心等待绿灯的行人纷纷向她投去诧异的眼神。
在九曲河广场停车场附近的十字路口,不少行人、电瓶车全然不理会红灯直接过马路。该路口车流量较大,斑马线右侧是地下停车场的出口,来往车辆众多,不按信号灯通行非常危险。
在海峡路口,一位骑自行车的男子闯红灯过马路,后面骑行和步行的人见状也跟着闯了过去。
字库山公园丁字路口的红绿灯也经常被人忽略,由于车辆较少,非机动车和行人也经常一拨一拨闯红灯过马路。
…….
“凑够一拨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于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毫不顾及交通安全,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国式过马路”。
畅言
闯灯一时快,危险成倍增
走访中,有市民认为有的路口等红灯时间太长,难得等。在其看来,走之前先看看没有车经过,闯红灯也就没多大影响。但大部分市民还是认为闯红灯的行为不可取。
市民王先生经常在手机、电视上看到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车祸,因此自己过马路的时候非常小心。他说:“闯红灯也就能快几十秒,一旦出问题就是一辈子的事了,太划不来了。”
在建设北路执勤的交通协管员王女士认为,还是处罚没有到位。她说:“有些人觉得法不责众,这么多人一起闯红灯交警拿他没办法。”
记者发现,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是清楚交通规则的,但受从众心理影响,大家很容易将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抛在脑后。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客观问题确实存在,比如红绿灯时间或位置设置不合理等。
建言
加大执法 创新规划 保障路权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日常出行也急躁起来,需要行政手段让更多市民意识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市民刘先生认为,交管部门应该加大教育和处罚力度,让有闯红灯习惯的市民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地改正过来。
私家车主陈希孟有他的看法:“有些临时红绿灯不醒目,容易被过路行人车辆忽略。而且应该按照平均流量来科学设计红绿灯时长,有关部门要创新道路规划让行人和车辆更高效安全通过。”
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几乎每次交通整治行动中都会对闯红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处罚。不只是交管部门,由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干部职工、社区居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也在行动,通过发放宣传单、引导市民文明出行等方式,让广大市民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佳鹭)11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荣木率资阳市部分人大代表视察全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并出席座谈会...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