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继
临近春节,让中车玉柴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张晓娟惊喜的是,本以为年初活更少收入更低,可车间近来下派的订单却更多了,周末还常加班赶任务。这让她和工友们对月底收入增加添了不少底气。
资阳一家企业员工刘文斌也有类似的幸福感。他告诉记者,公司去年经营态势平稳,今年将大力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相信前景更好。
迈入2018年,资阳市工业企业一线工人对当前市场向暖的敏锐感受并非空穴来风。2017年,资阳市369户规模工业企业中285户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77.2%,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8%,工业增值税实现5.2亿元。
2018年,资阳工业经济如何继续平稳运行,如何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坚持创新引领,抓好产业培育与项目投资是关键。”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全市工业经济将紧紧围绕“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发展先进制造业构筑成渝产业高地”目标定位,大力实施优化布局、能级提升、项目建设、创新驱动、提质转型、服务保障“六大专项行动”,全力推动全市工业加快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确保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2%。
全面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工业“新版图”。加快打造产业基地,优化“一核一极三区”空间布局,强力推进国家机车商用车制造和出口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加快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各县(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1+2”产业布局思路,快速推进产业规划布局调整工作,启动实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依托造车、绿色食品、鞋业、口腔装备材料等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小镇。
着力提升产业能级,开创工业“新高度”。持续做强造车主导产业,推动“资阳造”空铁在省内示范建设,加快商用车新车型、新能源汽车研制推广,力争造车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提质发展食品、医药优势产业,壮大航空食品、绿色食品、现代中药等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力争食品、医药产业分别实现产值400亿元、150亿元。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口腔装备材料产业“一基地五中心”建设,编制完成牙谷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力争新引进口腔企业50户。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培育工业“新增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乐至通世达生物技术开发合作、四川安井食品西南生产基地等41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加快建设、竣工投产。集合资源生成项目,加快完善主导优势产业升级路线图和产品技术路线图,着力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领域谋划和生成一批产业项目,充实全市工业投资增量。抓实开放合作,加快组建各县(区)招商公司,加快承接成都“东进”产业转移,推动更多成都转移企业落地扎根资阳。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厚植工业“新动力”。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聚焦智能及高端装备等七大类13个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齿轨动车组、新能源机车等关键技术,力争先进制造业产值占比达38%。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中车电气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电连接器产业化和规模化等创新项目研发推广,力争完成创新投入6亿元以上。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实施“互联网+制造”,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华为天府云计算中心建设。
促进提质转型发展,塑造工业“新品质”。着力企业发展壮大,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在链条延伸、产能释放、产品创新等领域加大投入,力争机车公司主营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四川现代主营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全力推进兼并重组,力争临江寺豆瓣、四海集团、禾邦集团年内实现重整重组。持续抓好环保整治,扎实做好49家淘汰类砖瓦厂,城市建成区、自然保护区内砖厂清除工作,确保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淘汰工作任务。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夯实工业“新基础”。深化“走企业、解难题”活动,下深水帮助企业“会诊把脉”,创新方法解决项目推进、要素保障等问题。全力优化发展环境,扎实开展治乱减负,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维护金融生态安全。加大资金协调力度,做好银企常态化对接、应急转贷和专项基金、专项债券争取等工作,加大对“红名单”企业信贷支持,扩大实体经济融资规模。
目标明确,举措有力,前景可期。面对2018年工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工业战线正坚定信心、开拓奋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确保实现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红”和全年运行平稳,为全市经济再上台阶再立新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佳鹭)1月24日,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总结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审议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副市长周月霞出席并讲话。会议指出,全市...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