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平积极参加活动。“做人就要懂得感恩,我一辈子姓党,只要活着一天,我就关注一天时事,关注一天国家的发展。用我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点赞。”李太平说。
□本报记者蒲敏
“没想到一个连学费都交不起的农村穷娃儿能到北京上重点大学;没想到工作后会当县长;没想到退休后还享受副厅级待遇;更没想到患严重肝病还能活到今天。”这是原资阳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太平一生当中的四个没想到。
穷娃娃上人大
李太平是土生土长的资阳人。老家就在离城区不远的侯家坪,在读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他一边放牛割草,一边看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读书的整个过程就是穷,因为成绩好,老师就帮。帮着读完小学,又帮着读完中学。因为穷,高考本来都不想去参加的,后来是校长悄悄帮着报了名,还填了志愿。”李太平就跟当时大多数穷孩子一样,在整个求学路上都充满了贫穷和饥饿的回忆。
好消息是,他没有辜负校长的期望,顺利地拿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通知书,接踵而至的坏消息,便是凑不出18.5元火车票钱。
“父亲早逝,母亲病重,妹妹还小……”面对徒有四壁的家,李太平像被无形的绳子捆住了脚。
车费,是临行前邻里乡亲、老师校长凑的;行李只有一床席子,没有被褥,最值钱的就是布袋子里装的5斤米。
从南方到北方,这个瘦弱的四川人受到了全校的关注。因为,他没有厚衣服,没有厚褥子,甚至连个枕头都没有。“穷到了极点,也会相伴幸运。”李太平再次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得到了捐赠的衣服被褥,申请到了助学金,还喂了一只好心人送的母鸡,下蛋换钱。
大学期间,因为穷,他没看过一场电影;因为穷,他只能徒步走到天安门广场看国旗升起;因为穷,四年没回过一次资阳,甚至错过了母亲的葬礼……
回忆起自己的求学路,李太平说:一路走来都是人情,心怀感恩。
从工人到县长
大学毕业后,李太平被分配到了贵州省公安厅,到任后不久,他却按照自己的意愿辗转到最基层的一家造纸厂当工人。因为工作认真,被调至军管所当秘书。到领导岗位之后,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面临调离时,厂区工人提前三天为他践行。
“有个机会可以回资阳,就选择回来了。”回资阳后,他先担任了资阳县委宣传部部长,随后又申请到文明公社当队长,在伍隍和临江当书记。别人都是想方设法往县上跑,而李太平却是想方设法到基层去,他的解释是:“人一辈子要学太多东西,在学校学,在社会学,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向群众学。”布置大春生产,抓村上的环卫、干旱和治安工作……李太平经常说,吉普车不如长脚杆。他打起背包,经常一走就是一个月。他的这种实干精神既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也得到了领导的器重。就这样,以一年一提拔的速度,当上了资阳县委副书记,资阳县人民政府县长。这段经历造就了李太平的第二个没想到。
政策好职级高
李太平的一生,总是福祸相依。正当他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中时,却于1986年在岗位上累倒。经确诊患有乙肝,胸口上出现了蜘蛛痣,这是早期肝硬化的标志。他这才想起,自己的母亲、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都是被肝癌夺走的生命。在这样的家族病史影响中,李太平深知自己的身体不宜继续留在县长这个岗位上,他权衡再三,提出了让贤退位的申请。
说退就退,李太平没有半点对权力的留恋,他总是想:虽然病情会恶化,但一定也会有办法控制,只要有好心态就还有时间争取好结果。每到年终,他都会积极乐观地对家人说:“看看,我又赚了一年。”这是长期与病魔斗争带来的成就感。
一年复一年,李太平又遇到了国家的好政策。“正县级8年的老干部可以享受副厅级待遇。我就又享了政策的福气,沾了国家的光。”李太平乐呵呵地说。保持好心态,延长生命,造就了他的第三个和第四个“没想到”。
战病魔献余热
入党45年,退休10余年,李太平虽然身患重病,却一直以自己方式发挥余热。他要求自己每天看书读报5小时。自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召开后,为了加强对会议精神的学习,他将相关资料收集整编成册,撰写2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2015年,他先后三次参加市区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汇演。
2016年,他在全市老干部工作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巡回报告会上,作了题为《增添正能量是我退休生活的价值取向》的专题报告。
他还带领老同志到雁江中和镇、丹山镇调研,详细了解农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坡耕地改造等情况,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建言献策,形成了探索创新农村经营体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好新农村建设等意见建议共5条,形成了1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他参与撰写了《关于寿乡发展的几点建议》,参加筹备并组织策划了区委区政府主办的《蜀人原乡长寿雁江》为主题的首届长寿文化艺术节……
有人曾经不理解地问他:“您都70多岁了,为什么还不享享清福,还要这么卖力地做事?”他的回答是:“我是一个有4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姓党,党的誓词里说,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而不是只到60岁!”
“我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能读到大学,能有今天,全靠党和国家的帮助。做人就要懂得感恩,我一辈子姓党,只要活着一天,我就关注一天时事,关注一天国家的发展。用我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点赞。”李太平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蒲敏)9月21日,四川省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临床应用推广培训班在资阳市雁江区开班,来自全省各地的15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此次培训由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市中医医院主办。培训讲师来自成都中医药...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