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柳
“真没想到,原以为至少1周才能办下来的审批件,两个工作日就办好了!”日前,老鹰水库至资阳城区第三期输水管道工程项目工作人员黄斌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综合窗口办理审批事宜时,感受颇深。“以前办事需要跑几个窗口,现在只需要一个窗口就能办完,这让我们很真实地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谈到“一窗式”政务服务改革的新变化,黄斌非常开心。
今年4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实行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一窗进出并联审批全程代办的实施意见》,决定对市本级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实行“一窗进出、并联审批、全程代办”(以下简称“一窗进出”)。这不仅为办事群众、企业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平台,更是资阳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生动诠释。
设立综合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实行‘一窗进出\’是资阳市在深化完善‘三个集装箱\’制度基础上,为解决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多头受理,实行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受理与审核相分离的行政改革。”市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过去的串联审批,需要审批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地按顺序办理,中间任何一环稍有不顺,就会影响进程。“如今,改为并联审批,审批速度更快,同步办理,没有先后顺序,可以大大减少审批时间。”
据介绍,为保障“一窗进出”工作顺利推进,市政务服务中心首先抽调了项目服务科代办人员和各相关审批部门窗口工作人员组建了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综合窗口,同时将市本级各类投资项目从项目确立到竣工验收的所有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综合窗口,由综合窗口牵头、统筹、协调、督促,各部门配合,协同推进项目审批工作。“综合窗口的建立,有效解决了过去由几个部门牵头,而事实上无法牵头、无法协调,导致并联审批难以快速推进的问题。”该负责人如是说。
“依托综合窗口,我们实行‘一站式\’受理、‘全流程\’服务,统一发放审批结论。”该负责人说,项目业主仅需在综合窗口提交材料,受理事项的交办、与科室的对接、部门间的会商、补正材料的送达、办件跟踪督促、审批结果的领取均由综合窗口实行全程代办。“我们将以往‘业主多方跑\’变为‘综合窗口代办员跑\’,同时建立了以综合窗口为枢纽、部门窗口为辅助、部门后台为支撑的服务体系,项目业主到一个窗口即可申请办理全部审批事项。”
据统计,截至8月31日,综合窗口接审批件416件,办结370件。办结件总承诺时限(含转外)合计4194个工作日,实际用时1832个工作日,平均办理时限5.45个工作日,提速56.32%。
优化审批流程设立“容缺后补”机制
提速增效,审批事项瘦身是前提,如何实现事项最少、环节最少、时限最短、材料最简、流程最优是本次行政审批改革的关键。
“我们通过整合审批事项、大小并联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各部门的审批事项,从而实实在在优化审批流程,减轻业主负担。”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具体来说,在整合审批事项方面,综合窗口在与部门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将项目预选址与项目选址审批等12个审批事项合并为6项,同时将一般性项目的水保、环评、节能审查等3项立项前置调整为开工前完成,将安监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一般项目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等2项审批制调整为事中、事后监管。
在大小并联审批中,综合窗口积极协调各审批窗口进行“大并联”,统筹推进项目审批在各部门的信息共享、资料分发、结果传递;各审批窗口又牵头协调本部门内部科室“小并联”,促进项目审批在部门内部的高效流转。
此外,为使行政审批更加人性化,本次“一窗进出”行政审批改革中,还特别设置了“容缺后补”机制,即在项目业主基本条件具备、申报要件齐全的情况下,实行非主审要件缺项受理和审批,以此打破过去一个审批条件缺失、后续审批全部停滞的状况,使审批过程可多头同步进行。
“娇子大道西延线项目通过‘容缺后补\’机制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比从前起码节约了两个月时间。”业务经办人宋微曦谈及“容缺后补”机制为项目推进带来的便捷,连连点赞。
同时,为解决容缺审查后,材料补正成“空头支票”的“后遗症”,综合窗口还建立了容缺审查意见及由容缺取得的后续审批结果原件综合窗口留存、指定用途的复印件用于后续审批的制度。
据悉,截至目前,该窗口已对娇子大道西延线建设、歇马新村地块二安置房、歇马新村地块三安置房、资阳天立国际旗舰学校建设项目等16个项目在用地手续不完善的条件下实行容缺后补,办理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使后续相关手续得以有序推进。
新闻推荐
小小龙虾带富一方百姓 ——资阳市雁江区锦团小龙虾养殖协会创新发展纪实
——资阳市雁江区锦团小龙虾养殖协会创新发展纪实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