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蒲敏
今年以来,共青团资阳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围绕贫困家庭青少年在学业方面的现实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行业、各领域服务贫困青少年脱贫发展资源,以“三个突出”大力推进希望工程“育英助学计划”,切实发挥共青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职责,帮助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圆学子梦。截至9月5日,全市共青团系统筹集资金47.8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73名,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突出联动共协同
市县(区)团委围绕团市委年初工作安排,坚持市县联动协同推进“育英助学计划”。在总体助学项目中,团市委筹集助学资金14.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5名;县(区)团委筹集资金33.0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18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乡镇团委调查摸底、县(区)团委审核筛选、团市委复核抽查的工作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助学活动的效率和精准度,确保了助学活动公开公平公正。
***“一对一”
市、县(区)团委把助学帮困作为共青团参与***的重要载体,把助学资源向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其中,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53名,占资助贫困学生总数的19.4%。另外,各级团组织积极主动争取帮扶联系单位支持,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赠送学习用品等方式,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
聚合资源重效果
各级团组织坚持项目化、社会化工作思路,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实现了对贫困学生的有效帮扶。争取省青基会希望工程“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助学项目资金9万元,资助学生18个;争取消防支队、慈善总会、扶贫办等部门支持,整合资金4万余元,资助学生30余名;争取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社会组织支持,通过冠名方式,实施了“瑞成助学”;通过开展参与式体验活动,实施了“MINI徒步穿林乡”公益助学、青春扶贫助学等一批助学项目。
新闻推荐
为落实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拟定本提示清单。一、学校食堂应当依法取...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