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苏秋伃本报记者李小凤
10月17日是我国第四个“扶贫日”。近日,记者从市脱贫办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宣传教育,展示资阳市脱贫攻坚成果,反映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精神风貌,营造更加浓厚的脱贫攻坚宣传文化氛围,资阳市将以“脱贫攻坚·圆梦小康”为主题,开展文艺扶贫系列活动,现面向全市征集各类文艺扶贫作品,讲出脱贫故事,刻画脱贫影像,描绘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作品可以文学作品,扶贫摄影,书法、美术创作,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四大形式呈现。
本次活动从8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中旬结束,截稿时间为9月20日,9月下旬评审,10月中旬表彰颁奖。奖项设置为:书法、美术、摄影类各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征文类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0名。微电影类设佳作奖3个,入围奖10个。微视频类设佳作奖5个,入围奖10个。获奖作者将获得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写出你的扶贫故事
文学作品以“脱贫攻坚·圆梦小康”为主题,围绕“来自一线的故事”,投稿者需深入基层,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其中,脱贫攻坚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可结合工作实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写作的方式表现出来,集中反映这五年资阳市贫困村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作品形式可为记叙文、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快板、小品、相声、剧本等,艺术再现资阳市在脱贫攻坚各个领域的生动实践,宣传脱贫攻坚方针、政策,讴歌脱贫攻坚中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作品要求:字数原则上控制在1000字至5000字,可配图片,部分报告文学、小说、剧本等创作类作品坚持字数服从质量,实事求是,不受字数限制,提供电子版纸质资料各一份,并附创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其中,脱贫攻坚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的创作作品控制字数,将优选推荐在“网信四川”微信公众号发布并进行网络投票和专家评优。
定格怡然资阳“百村万景”
为了展示贫困村的“百村万景”和五年来乡村巨变,重点针对以上两类作品征集摄影作品。“百村万景”类型重点聚焦新村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四好村”建设等脱贫攻坚主战场,以纪实手法全面反映资阳精准扶贫的丰硕成果;“这五年·看乡村巨变”摄影作品征集,重点反映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村涌现出的新气象、先进人物、重大事件以及贫困村发生的深刻变化,主要由“五个一”帮扶干部和牵头单位组织实施,活动期间,将在网络发布全市扶贫村老照片和具体地理位置信息,组织全市摄影爱好者和网友等实地探访乡村新貌,在同一地点以同一取景样式拍摄照片并上传网络展示。
“脱贫攻坚·这城市有爱”书法、美术创作
组织书法、美术爱好者围绕“脱贫攻坚”主题,深入一线创作美、书写美,激发贫困群众自强不息、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并收集相关作品,开展书法、美术作品展。书法作品可为硬笔字,也可为软笔字。
“两微”创作记录脱贫攻坚故事
通过开展“我的驻村日子”“我的扶贫故事”等主题微电影、微视频拍摄活动,反映各行各业扶贫攻坚中的感人场景、动人画面,反映各级干部脱贫攻坚、担当作为、为民形象。作品要求微电影时长不超过20分钟,微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格式为MP4、MPG,微电影内容包括故事片、纪录片、纪实片等。
据悉,无论以哪种形式投稿,作品均要突出大爱、奉献、公益属性,去记录贫困群众真实的生存之艰、生产之困、生活之难,去表现他们自力更生、坚韧坚强与贫困斗争的不屈精神。
新闻推荐
市委召开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环境保护督察决策部署 切实增强思想政治行动自觉持续深化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周喜安主持
本报讯(记者范秀萍)8月17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省迎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专题会议和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四川省工作动员会精神,安排部署资阳市迎接中央环保督察有关工...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