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雁城有这样一群离退休老人,最年轻的55岁,最年迈的已满89岁,他们本该在家过着含饴弄孙、养花弄草的休闲生活。然而,这群老人却“退而不休”, 聚集成一支老年队伍继续发光发热,坚持奋斗在为孤寡老人和孩童献爱心、送温暖以及普法制、忆革命、讲传承的第一线。
他们,就是国网资阳市雁江供电公司“红细胞”老年志愿服务队,一支拥有18名“骨干”、成员达100余人的爱心队伍。
持续发光发热
他们用行动诠释最美“夕阳红”
“张叔叔,谢谢你再次帮了我们一家人,真的太感谢你啦!”近日,雁江“红细胞”老年志愿服务队成员、72岁的张崇贵老人如往常一般,在做好事后接到道谢电话。
原来,家住雁江区石岭镇的黄斌因为家境贫困,16岁便辍学打工,收入十分微薄。张崇贵与他是同乡,十分同情他,多年来对他的求助“来者不拒”,有时还拿钱“接济”黄斌一家,这一关照就是20余年。
今年5月14日,黄斌之女黄苹乐突发急性肺炎住院抢救,黄斌实在无法筹集到医药费,便再次给张崇贵打电话求助。老人二话不说帮他垫付了剩余费用,并让对方住在自家以便到医院照顾孩子,还送了他一套换洗衣服。因为孩子一直咳嗽,张崇贵又专门为孩子购买了止咳药。20日,经过治疗黄苹乐健康出院,张崇贵的心终于放下。
“人性本善,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我生活的信仰和准则。”张崇贵说,他的很多同事都接受过他的帮助,他本人也十分乐于参加各项爱心活动,尽量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队伍中年纪最大的老人陈思全,在89岁高龄仍不忘初心,时刻充满热情,只要身体许可就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陈思全还带动退休的女儿加入服务队。
传承爱与奉献
他们谱写出不一般的“激情岁月”
国网资阳市雁江供电公司退休职工较多,这些老同志见识广,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和激情。2014年4月,公司组织开展“学习解黎明、热爱国网、奉献社会”活动,激发了离退休人员潜能,并依托老年活动室建立了“心连心”老年志愿者服务站,成立“红细胞”老年志愿服务队,让离退休老人们能尽己所能,继续发挥余热。
随后,离退休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首批加入“红细胞”老年志愿者,并在老同志中发出加入“红细胞”老年志愿者的倡议,吸引了很多老“电力人”参加。自此,这群可爱而热情的老人们便积极主动奔走在各个志愿活动现场。
“红细胞”老年志愿服务队相关负责人说,由于成员们年龄都不小,并不适宜去太远的地方,因此主要在雁江区迎接镇“幸福苑”、松涛镇“幸福苑”、金台小学及双龙井社区开展活动,为孤寡老人、孩童们送去文艺演出及爱心捐赠,并针对革命传承、法制普及电力发展等内容开展知识传播;当得知有病困家庭无力承担医药费时,队员们就会慷慨捐钱,努力为病困家庭筹集“救命钱”,并主动对单位困难职工进行帮助。
“红细胞”老年志愿服务队还不定期组队到电站帮助技术人员制定大坝检修技术方案、深入班组指导迎峰度夏工作、开展安全用电宣传等,继续为电力事业发光发热。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胡佳音以前曾有“铁树开花,哑巴说话”的说法,形容铁树开花很难一见。如今,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提升,铁树开花已成为十分常见的现象。5月31日,在资阳市民蒋世彬家,却出现了罕见的一株...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