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感动着兄弟的感动——读资阳市农民工大赛文学作品有感

来源:资阳日报 2015-10-09 17:21   https://www.yybnet.net/

■ 唐俊高  

近日,市人社局、市文联、市总工会、市农劳办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资阳市首届“非常梦想”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邀我担任文学作品评委。因本就出身农民,农民于我是血脉宗亲,全市160多万农劳大军也一直是我在工作中的一大关注点,所以欣然应承,并对农民工兄弟的作品心生期待。果然,点开一个个文档,犹如叩开一扇扇心扉,我洞见了农民工兄弟这方斑斓而实诚的心灵世界。

任何体裁的文学作品,都应是书写者对生活感悟的内心独白。农民工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特殊群体,命运给予他们的跌宕起伏非同一般,生活给予他们的酸甜苦辣非同一般,在现实与理想的相互冲撞甚至相互绞杀中,命运和生活没有吝惜他们应得的那一份感动,从而使得我们兄弟的内心独白特别感人。

散文《厕所人生》中,我们的农民工兄弟因政策原因由代课教师下岗,不得已远走他乡寻梦。在深圳一家酒店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楼什”(即全杂工)的工作,活儿苦,报酬低,成天累得呲牙咧嘴、腰酸背痛,爱人心疼得抹泪。不想,又被“调”进厕所,去充当一名扫厕工。当生命被挤进了厕所,当青春被耗费在厕所,当希望被囚禁于厕所,命运给一般人的“赏赐”可能只剩下低贱和哀怨。而我们这位兄弟后来在换了无数工种、挣了更多票子时,却认为他清纯快乐的人生在厕所,他真情的诗歌在厕所,甚至认为“如今我真的有点不像个人了”。原来,在那段厕所人生中,他做到了体体面面地做自己,彬彬有礼地对客人,一丝不苟地服好务,客人待他也礼貌有加,常常主动向他点头示意,甚至送他小费。而他在捡到客人不慎遗落的任何物品后,每每悉数奉还。我们的兄弟就是在这样的境地,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自己……对生活的如此领悟,真诚、磊落,难能可贵,却令人酸楚,促人深省。在散文《寂寞的夜,寂寞的一个人》中,我们的兄弟伤感了,借酒浇愁了,踯躅在繁华都市的大街上了。是什么让我们兄弟的夜寂寞?是什么让我们的兄弟在寂寞的夜成了一个寂寞的人?我们兄弟未知的人生旅途,有谁在灯影叹息?我们的兄弟幻想用一根火柴,点燃湿漉漉的夜色。但即便是这样,我们的兄弟仍然心怀梦想:“明日醒来的城市,我像狼,依旧独自前行……”农民工兄弟的内心世界,照样幻彩陆离;农民工兄弟的情感深处,照样有一根动人的心弦。散文《那些年,我们在特区找工作》说的是我们的农民工姊妹自己好不容易挤进了厂子,“混”得也并不咋样,可当一个又一个、一拨又一拨兄弟姊妹找来时,就是再为难,也要去厂里说好话、陪笑脸,千方百计帮兄弟姊妹圆梦。在这里,农民工兄弟姊妹的世界就是一座座工厂、一条条流水线、一个个工位,农民工兄弟姊妹也就被分成了不同的类,承受着不同的累,洒落着不同的泪。而维系兄弟姊妹间的纽带,只有一条:情。散文《父亲的二手鞋》中的父亲在家乡当村干部时,遇事出门总穿新鞋子,那是一个豁达、光鲜的父亲;为了圆一家子更好的梦,父亲跟着劳务大军来到大上海建设工地打工。儿子去看他时,命运的落魄、生活的艰辛已使父亲穿上了二手鞋,且一出门就兴致勃勃地专逛街边摊,斤斤计较地专买二手鞋。即便是这样,在儿子的眼中,父亲却更是一个坚韧、伟岸的父亲。儿子提出“我也要买一双”,他是要陪着父亲坚韧,父亲却严肃拒绝,他是坚信儿子会生活得更好。真是世态炎凉无常形,人世冷暖情更深。

农民工兄弟的梦,有着一个非常的烙印,那就是对家乡发展的渴求,对国家富强的热盼。散文《为故乡打工》和《一个农民工的家乡崛起之梦》中,我们的兄弟都是因为家乡的落后,被迫远走他乡觅食;都是为了圆自己的梦,在他乡孜孜奋斗。后来,他们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知识,磨砺了技能,为家乡圆梦,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他们一个被家乡的发展热潮所吸引,毅然处理了自己的公司回来为家乡打工;一个倾其所学,一次又一次为家乡的发展制定规划。实实在在的行动,辛辛苦苦的付出,明明白白的成绩,对故乡的爱,没仅仅只是一缕乡愁,更没只停留在空谈。

小说《张二狗返乡记》中,村子要变成城市了,身份要转成工人了,我们的农民工兄弟张二狗却火了,且把所有的爱恨情仇、酸痛苦辣全都发泄在了昔日自己苦恋的村主任刘桃花身上。本来,在改革的进程中,农民、农村、农业做出过巨大的牺牲,而中国农民更多的只能逆来顺受、随波逐流,张二狗也就是这样从打鱼郎到大老板,从大老板到打工仔,从风光无限到逃亡边陲,更要命的是苦恋的桃花也嫁作了他人妇。当城市梦、工人梦立马成真时,张二狗兄弟要坚守的,仅仅是土地和房屋吗?他要索求的,仅仅是应得的和更多的财富吗?他又能坚守吗?能索求吗?小说以逼人的笔力、泣血的描述、老辣的技巧告诉你:张二狗兄弟心里有口气没顺。他要坚守和索求的,是尊严。

小说《吹过瓜田长垄的风》写的是当下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那些事。由于题材焦距调得太近,这类小说很容易流于表面。而作者敏感地捕捉到了这里面的一些烦心事,讲述得深入浅出、恰如其分。有风吹过田野,庄稼才能生长;有风吹过村庄,农家才会变模样。在村干部烦躁、老板烦躁、农民工烦躁的时候,小说刮来了一股慰藉之风:真诚爱护农民工,公正对待农民工,积极引导农民工。此风可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感动。掐指一算,农民工的感动已延续了三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注定了“农民工”的称谓终将会消亡,或被别的名号替代,但这份大写的感动,必将留存于那个时代,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

新闻推荐

把“柜台”搬进客户家中

本报讯近日,遂宁市商业银行资阳分行营业部员工在该行分管副行长的带领下,来到资阳市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及市人民银行现场办理开卡和更换IC卡服务。为了实现上门服务,该行采购了移动终端开卡机...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感动着兄弟的感动——读资阳市农民工大赛文学作品有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