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斌在病房里照顾刘小行。在资阳市人民医院的眼科病房里,住着一位66岁的老人,他叫刘小行,雁江区碑记镇长河村人。而在一旁悉心照顾的老人,名叫徐大斌,67岁,资中县高楼镇人。让人费解的是,户籍、姓氏各不相同,年龄相仿的两位老人,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兄弟?还是朋友?
■ 实习记者 唐嘉阳
一波刚平
一波又起
要理清两人的关系,就要追溯到1996年。那时,在家务农的徐大斌,前往简阳办事。事成之后,徐大斌走进街边的一家小茶馆,准备歇歇脚。在市井,茶馆就是老百姓喝茶、摆龙门阵的好去处。尽管大家互不认识,但徐大斌还是和邻座的人聊了起来,这个人就是刘小行。在聊天过程中,徐大斌了解到,患有轻微精神障碍的刘小行,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徐大斌也随口聊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
徐大斌万万没想到,几个月后,刘小行居然来“串门”了。更没想到的是,他这一来,就是12年。最开始,徐大斌的妻子并不同意。对于妻子的态度,徐大斌表示理解,“本就潦倒的家庭,突然多出个大活人,经济负担更重了,生活也有许多不便。”但看着不愿离开的刘小行,他又于心不忍。徐大斌说服妻子,把刘小行留下。
1998年,在徐大斌家里生活了两年的刘小行,说要回资阳探亲。可当刘小行再次回来时,身后却多了一个人。徐大斌至今仍记得当天的景象。“他杵着棍子站在前面,直直地看着我。身后爬着一个男人,衣衫破旧,双手撑着一高一矮的棍子,拖着双脚移动。”看到这一情景,徐大斌似乎明白了什么,上前背起地上的男人,就往家走。“我也不知道当时心里想的啥,就好像是背着自家的兄弟。”
回家后,口齿不清的刘小行解释不清这个男人的来龙去脉。徐大斌只好询问这个男人,让他吃惊的是,这个男人又聋又哑。面对这种情况,徐大斌也慌了神。这个男人叫什么名字?从哪儿来?……一个接一个的疑问萦绕在徐大斌的脑海里。与妻子商量后,无奈之下,徐大斌只能把聋哑男人留下。
上辈子欠的债
这辈子来偿还
聋哑男人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这无疑加重了徐大斌夫妇的生活负担,邻居经常看见夫妇俩背来一大家子的衣服,蹲在河边,一洗就是半天。
学过一些中医知识的徐大斌,寻思着用中医调理聋哑男人的身体。一来可以改善聋哑男人的身体状况,二来也可以减轻自己和妻子的负担。徐大斌为聋哑男人煎中药、泡药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皇天不负苦心人。2007年,在徐大斌的不懈努力下,聋哑男人竟可以摆脱拐棍,用脚行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家庭的生活负担越来越重,压得徐大斌喘不上气。2008年,在同村热心人的帮助下,征得刘小行同意后,徐大斌把刘小行送到了邻村另一户单身汉家。在随后的日子里,两个单身汉就像家人般,相依为命。
可就算送走了刘小行,家里的光景也没有起色。年过半百的徐大斌夫妇,靠种点庄稼地和社保艰难维持生计。37岁的独儿,早就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至今单身,家中的3个老人,让女孩子都避之不及。街坊邻居也对徐大斌的行为表示不理解,“自己都穷,还背‘包袱\’”。
徐大斌说,“自己也有过斗争和矛盾,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果我是他们,也不希望被人抛弃。全当是自己上辈子欠的债,这辈子来偿还。”
出钱治病
感情胜似亲兄弟
虽然刘小行已经离开了这个家,但徐大斌仍然惦记,没事儿就去串门。在一次串门中,徐大斌发现刘小行的眼睛不太对劲。走路,要摸着墙壁走;洗碗,会打碎碗……
心急如焚的徐大斌,要带刘小行去医院检查眼睛,但刘小行担心医药费太贵,死活不答应。一直到了2015年,刘小行的眼睛完全失明,徐大斌觉得不能再拖了。为了让刘小行安心治病,徐大斌向刘小行承诺,看病的钱都由自己出,等他有钱了,再还。实在还不上,下辈子还也行。
就这样,刘小行才答应去医院看病。3月10日,徐大斌带着刘小行住进了资阳市人民医院,陪着他手术,康复。医生为他们安排了两张病床,便于徐大斌照顾刘小行。对于刘小行担心的医药费问题,他的主治医生告诉他:“不要担心钱的问题,新农保、五保都能报销大部分医药费用,安心治病才是你的首要任务。”
同病房的病友告诉记者,“徐大斌为了省钱,每餐就买一份盒饭,他让刘小行先吃,吃完了,他再吃。看着他们关系如此好,我们还以为是亲兄弟呢。”徐大斌说,“他是病人,要恢复身体,让他先吃饱。如果我不够,还能再出去买……”
新闻推荐
资阳市明盛建材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拟注销本公司、成立清算组。请与本公司有债权债务的单位和个人,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到公司办理相关事宜。特此公告资阳市明盛建材有限公司2015年...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