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资阳 今日安岳 今日乐至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今日乐至 > 正文

秉持初心扶贫让幸福花开马桑坡 记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桂琴

来源:资阳日报 2019-11-07 07:4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胡佳音

“泥泞的小路、残破的房屋、荒芜的土地……这是马桑坡村留给我的第一印象,贫困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想。”市发改委干部、乐至县佛星镇马桑坡村第一书记王桂琴回忆道。马桑坡村离县城约30公里,全村348户,其中贫困户83户,占比高达24%。路不通,产业不兴,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一定要让马桑坡村村民过上好日子,一定要让幸福的花儿开遍马桑坡!”2016年6月,王桂琴暗下决心。

村里有了第一条水泥路

要致富,先修路。马桑坡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村民们曾经想要发展产业,“运不出去”成了最大的障碍。

筹钱,是第一个难关。当时村上没有钱,要想修水泥路无异于痴人说梦。为此,王桂琴跑上跑下,汇报协调,终于筹集到55万元,解决了绝大部分资金问题。聚力,是第二个难关。虽然资金问题解决了大部分,但仍有缺口,只能动员村民自筹。说起出钱,很多村民对此有意见,各种矛盾摆在面前,王桂琴积极协调,通过无数次上门做工作、开院坝会、宣传党的政策,村民的思想统一了。一个月内,5个村民小组就把自筹款交了上来。

2017年春节,村道正式通车,马桑坡村终于有了第一条水泥路。这让村民无比自豪,也让王桂琴十分振奋。随后,她趁势而为:修入院入户路、整治塘堰、修囤水田埂、改造危房、实施易地搬迁、新建党群服务中心……一系列项目顺利开展。

村里有了好产业

产业兴,有支撑。结合马桑坡村土质特点,王桂琴开始探索培育特色产业,增强脱贫支撑:向有关部门咨询、请专家现场把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和村民一起走上产业脱贫的道路。

为了开拓村民的视野,王桂琴先后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去成都等地参观学习。很快,村上成立了果蔬、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种起了柑橘、生态水稻、小米辣、榨菜等1300多亩,初步探索出适合马桑坡村实际的产业脱贫路径。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近30万元。产业发展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改变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增强了大家依靠劳动致富奔康的信心和决心。

村里兴起好风气

风气好,人心齐。2018年,王桂琴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号召村民摒弃陋习上。她积极引导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开展“树新风”评比活动,评选自主脱贫、孝老爱亲、遵纪守法、环境整洁示范户,营造人人向好的良好风气。马桑坡村还设立了“幸福基金”,建立“幸福超市”。积极响应文明新风尚的村民可获得“幸福积分”并可兑换实物商品,极大激发了村民对“讲文明、树新风”的热情。村上利用农民夜校、脱贫攻坚大讲堂、院坝会议等形式,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强化感恩奋进教育,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积极回应群众需求,解决急难问题,是王桂琴重点工作之一。几年下来,王桂琴帮助过的村民不胜枚举:耐心倾听疏通了杨宗荣老人多年的心结,扶持他搞养殖;帮杜婆婆拆除房前的棚子、清理杂物,让婆婆的生活环境亮堂起来……老人们都感叹道:“王桂琴比亲女儿还亲。”

2018年6月,驻村期满的王桂琴即将返回单位。村民的挽留,让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第二个任期的工作中。“立为民之志、成为民之业、涵为民之德,这就是我努力践行的初心使命!”王桂琴坚定地说。

如今的马桑坡村早已旧貌换新颜,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获得了省级“四好村”“文化扶贫示范村”的称号。

新闻推荐

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本报讯(李海鸥)10月21日,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全体党员干警到陈毅故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

乐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一盏灯的记忆2019-10-30 07:54
他编故事嫁祸朋友2019-10-30 02:13
猜你喜欢:
评论:(秉持初心扶贫让幸福花开马桑坡 记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桂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