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走进乐至开年会吉狄马加、叶延滨、梁平等名家与会 吉狄马加
12月20日上午,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办,成都市文联《草堂》诗刊与四川省乐至县共同承办的“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年会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研讨会”活动,在帅乡乐至举行。
名家荟萃
研讨40年来中国诗歌成就
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人吉狄马加,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诗刊》原主编、诗人叶延滨,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诗人梁平,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诗人李文朝,以及甘肃省作协副主席娜夜、黑龙江作协副主席李琦、重庆市作协副主席李元胜、《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张执浩和王久辛、刘立云等7位鲁奖诗人,中国作协创作研究室研究员、诗歌评论家霍俊明,四川大学教授、诗歌版本学家刘福春等相聚一堂,梳理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过去一年的成绩,集思广益,策划新的一年工作任务,并重点研讨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诗歌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展望。
此外,《草堂》执行主编熊焱,以及吕历、凸凹、金铃子、白月、梅依然、马嘶、吴小虫、程川等20多名优秀诗人,也一起走进乐至,感受乐至文脉,为乐至留下诗篇。在开幕式上,乐至县委书记文勇致辞,对诗人们表示欢迎。
吉狄马加:
诗歌应与大众精神生活结合
吉狄马加在研讨会发言中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诗歌创作取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诗人创作,跟改革开放一直是同行的,在很多意义上,起到了先导作用。诗歌创作,好的作品都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接下来,我们的诗歌还要继续扩大开放,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还是文化意义上的。诗人创作,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自己应有的贡献。”
吉狄马加说,文学诗歌还是要反映当下现实生活。“面对伟大的历史进程,期待我们的诗人能写出一批正能量的作品。也应该涌现出见证时代的经典诗歌作品。”他还提到,诗歌不应该只局限于小众群体中,还应该努力与大众精神生活结合起来,“诗歌还要为公共精神建设作出贡献,让更多人阅读诗歌,从诗歌中获得力量。这是诗歌应该发挥的作用。”诗歌怎么反映现实,见证时代?他说,继承几千年的诗歌优良传统,融入到当下的诗歌创作,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吉狄马加说,“乐至文脉深厚,是陈毅元帅故里。希望大家在这里采风卓有成效,给乐至留下一些诗篇。”他还说,乐至田园诗会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希望继续办下去。
叶延滨、梁平、李文朝、胡弦、张执浩等分别发言,结合各自的工作领域和个人创作,谈及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计划,以及对新诗、旧体诗融合发展的建议。梁平说,主旋律、正能量的诗歌,也可以写出很高的诗学价值。他介绍了2019年成都国际诗歌周的策划思想,“诗歌还要为城市发展、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受委托,我公司定于2018年12月14日上午10点在乐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三楼第五开标室公开拍卖:乐至县池南路46号办公楼(含...
乐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乐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