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福正在给美蛙喂食。□ 张虎 本报记者 范宇
8月9日下午,记者参观了乐至县东山镇三元庙村6组返乡创业大学生许建福的美蛙养殖基地,在青山绿水间“听取蛙声一片”,切实感受到其誓要在贫困村闯出一条致富路的豪情壮志。
选择——在外闯荡10余年难舍乡情再创业
说实话,作为贫困村,既没有产业支撑,也没有规划愿景,前些年三元庙村并没有多少业主看好、投资,甚至村里不少青壮年还纷纷外出务工,以求改变经济现状。既然如此,多年前长期在外闯荡的许建福为何又会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呢?
今年37岁的许建福脸上染上了岁月的风霜,眼神坚定。10余年前,大专毕业那会,他在成都找了一家单位上班,后来辞职做生意,先后开过餐馆、房产中介、超市,卖过服装、水产等。
“10余年来,我一直想着回家做点什么事情,可能就是一种情结吧。”许建福说,“做水产生意让我认识了不少搞养殖的业主,其中就有养美蛙的,效益非常可观,这坚定了我返乡的信念。”
2012年,他带着多年积蓄,回到老家三元庙村搞起了美蛙养殖产业。
创业——“量体裁衣”逐年扩大养殖规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首先摆在许建福面前的难题就是资金短缺。他从成都带回来近30万元资金,对于发展一项养殖产业而言,确实有些捉襟见肘。但向来喜欢踏踏实实创业干事的他,并没有“一口就要吃个金娃娃”的冒进想法,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适度规模化养殖。
“养殖美蛙成本低、周转快,小蛙一般1至2个月就可销售,大蛙则要3至4个月。”许建福说,“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在农村发展美蛙养殖是个不错的选择。”从2012年至今,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许建福的创业选择和思路是明智的。当前,他的美蛙养殖基地面积已达20余亩,累计投入近60万元,2015年已实现效益10余万元。
面对不错的效益,许建福并未沾沾自喜,而是谋划新一轮的投入,扩大产业规模。今年,许建福的美蛙养殖或将迈上新台阶。他说,今年美蛙产量预计可达1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此外,许建福还投入10余万元,盖起了板房,引进了竹鼠,搞起了竹鼠养殖。他在养殖产业这条致富路上蹄疾步稳,正翻开贫困村创业致富的新篇章。
愿景——成立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元庙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前些年人均年收入仅3680元,2015年共有贫困户94户,贫困人口208人。“基础薄弱、产业单一、公共服务滞后等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三元庙村的贫困面貌。”三元庙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晓君说。
找准原因,***,成为了当前三元庙村脱贫致富的首要任务。吴晓君告诉记者,三元庙村围绕“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目标,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环一湖一园一篮一基地”(“五个一”)总体脱贫思路。
大好的政策和发展环境,也给长期萦绕在许建福心中的疑虑带来了新的突破口。“大家富起来,才是真的富。”许建福兴致勃勃地说,“接下来,将团结广大贫困户成立养殖合作社,为他们提供技术和销路支持,带动他们一起把腰包鼓起来!”
许建福的想法和驻村干部及村两委的愿景不谋而合。吴晓君表示,结合三元庙村的总体脱贫思路,在产业发展方面,将重点支持许建福搞养殖产业及成立养殖合作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力争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摘掉“贫困帽”。吴晓君信心满满地说,相信到那时,三元庙村一定能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晓君)8月19日,省委宣讲团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暨乐至县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在县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宣讲团成员、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作专题辅导报告。...
乐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