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方金 范宇
从乐至县中天镇政府出发前往泰岳村并不大容易,6月30日,经过七转八折,耗时约1个小时,记者才抵达泰岳村的地界。一进入泰岳村1组,同行的泰岳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一丁就立马焕发出活力,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道:“你看,虽然实施了‘土地团聚\’工程,这些田地与以往并没有什么变化,你知道为什么吗?”确如其言,这里的土地如同寻常乡村一样,地块界限明显、零散分布。
那么“土地团聚”到底是怎么回事?
土地团聚
就是把所有承包地交回本集体经济组织,再以实物计价,以竞价方式,重新获得耕地。
看得见的变化
一项是田的“团聚”,另一项是土的“团聚”。
田“团聚”前共有99块68亩,团聚后减少至41块; 土“团聚”前140块89亩,“团聚”后减少至74块。
村民普遍感受
以前土地这里一块,那里一块,耕作费时费力,很不方便。 现在田、土都在一块,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提高了。
A.为何提出?
解决农村土地零、散、乱和撂荒问题
中天镇泰岳村是省定脱贫村,距离中天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有376户、1265人,其中贫困110户、280人,全村外出务工人员约700人。2015年人均纯收入仅7213元。“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要发展产业异常困难;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多,撂荒的土地不少。”陈一丁说,“种种原因限制着泰岳村的农业发展。泰岳村目前最切实际、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土地零、散、乱和撂荒的问题。”
自从2015年8月到村任第一书记,这问题就成了陈一丁的心头病。他说,“土地团聚”工程,是经过反复调研和多方论证,在不违反土地承包法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和实施的,最初,多数群众不大理解和支持,通过动员、宣传、会议、与农户面对面交流,逐渐统一认识,得到了大家支持。
B.如何“团聚”?
交回集体经济组织,化零为整、竞价耕作
“所谓‘土地团聚\’工程,就是把所有承包地交回本集体经济组织,再以实物计价,以竞价方式,重新获得耕地,没有特殊情况,一户承包户只有一处耕地。”陈一丁一边摊开示意图,一边向记者介绍道,“这样,对一户承包户而言,耕地面积基本不变,但位置集中更有利于耕种。”
村民尹显斌生动通俗地向记者阐释了土地是怎样“团聚”的。“团聚”之前,他耕作的21号地块共有5处,分布在不同的地段,非常零散。“团聚”之后,地块只有1处了。而承包户选择哪块地进行耕作,则是通过谷物计价的方式竞拍。尹显斌告诉记者,“团聚”工程实施以前,他有3亩多土地,工程实施后种了5亩多。多出的两亩,正是之前撂荒的土地,由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委托他代种。
“与外出户签订了委托协议,与在家户签订了‘土地团聚\’协议。”陈一丁介绍道,按照群众意见,“团聚”分两项进行,一项是田的“团聚”、另一项是土的“团聚”;田“团聚”前共有99块68亩,团聚后减少至41块;土“团聚”前140块89亩,“团聚”后减少至74块。陈一丁还表示,如果进行土地调型整理,地块将减少更多,地块面积将增大,更有利于耕种。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C.效益如何?
方便耕作,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以前土地这里一块,那里一块,点都不方便。就拿打谷子来说,这里一块田,那里一块田,搬打谷机都让人头疼,既费力又费时。”今年69岁的村民尹显国对“耕地团聚”工程的感受尤其深刻,他说,“‘土地团聚\’硬是好,现在田、土都在一块儿,离家近,方便。”
通过走访多位村民,尹显国的真切感受正是泰岳村1组村民的共同心声。“土地团聚”工程的实施,显然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泰岳村1组的诸多现实问题,但该工程的实施能否真正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不可否认的是,自实施“土地团聚”工程以来,泰岳村1组村民普遍感受到了其在土地管理和投入、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提高农业机械化耕种水平、建设小型家庭农场、减少农村争地块边角的矛盾、推进农村耕地流转、提高农民耕种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陈一丁表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从单一的土地精耕细作创造财富向为城市提供劳务的多元化服务转变,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泰岳村并不是孤例,而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接下来,他将在泰岳村其他组,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团聚”工程,力争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可操作性的土地经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造福村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马荣山记者唐嘉阳)近日,乐至县中和场镇成立“安全知识宣讲团”,深入社区、村组召开院坝会,宣讲安全知识。宣讲团采取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宣传讲座等多种形式,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
乐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乐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