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浅丘村的耕地效率提升试验
□吴晓君 本报记者 寇敏芳
坐落浅丘,地散田小。这是乐至县中天镇泰岳村的耕地样貌。
户籍人口1265人,超过800人外出务工。这是泰岳村村民的情况。
泰岳村“第一书记”陈一丁到任后,打算从提升土地效率来盘活农村资源,在这个浅丘环抱、交通不便的贫困村,从去年9月起,一场土地效率提升的试验开始展开,截至今年7月,泰岳村一组基本完成试点。
7月26日,陈一丁召集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试验第一阶段总结会,之后一组形成的经验将在泰岳村其余的7个组推开。
耕地交回集体再分配
这场试验被命名为“土地团聚”工程——简而言之,就是把全村多而散、小而乱的现有承包耕地,根据村民自愿原则,交本组集体经济组织,再以实物计价,村民以竞价方式,重新获得耕地。
陈一丁说,在不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原则下,保持农户的耕地面积不变,相当于把分散的土地“团聚”起来。
一张示意图展示了土地团聚前后的变化,曾经一块稍微平整的耕地被10多户人家承包,最少一户仅占有10多平方米。“肥料不注意就流到别人田里,想种点菜又离家太远。”村民尹显斌说。
这样的尴尬,很多人都有。总结会上,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土地团聚”:最大的便利就是能够使用机耕作业,每家每户的田地连城一片,旋耕机、收割机都能方便开进田里;原先需要两天完成的农活,如今半天就能搞定,解放出来的人力搞副业。
罗明国在村里靠出租机耕设备谋生,“土地团聚”后他的生意好了很多。“一是愿意种地的人多了,二是土地连片方便机械作业。”以前罗明国出工,一块地上五六户人,种植时间、品种都有差异,机械操作很容易伤了别人的庄稼,引起争端。总结会上他表示,今年租收割机可以给“相因”的价格。
陈一丁介绍,土地“团聚”后,全村分散的耕地块数减少了124块,经过田型调整,去掉田埂,耕地总面积增加,以至于每家每户分到的面积也普遍增加,“去年打算流转土地的农民,今年都说要自己种了。”
公平竞价承包土地
土地置换后,耕地质量不同会不会引发新的矛盾?
这是陈一丁最担心的问题,他前后找村民开了几次座谈会。
问题卡在产量之上。好的土地产量高,人人都愿意种,那就通过竞价的方式让大家去竞争。先把土地的产量核算出来,作为“标价”,建立粮食找补机制,如果竞价人种出的产量超过“标价”,利益自己收获,如果达不到“标价”则需要按招标价提供粮食,补给土地所有者。
结果令人惊叹,根据稻谷目前的长势,试点的泰岳村一组预测产量与“标价”几乎无出入。陈一丁说,说明改革成功了第一步,农民都在认真种田,对这种方式是认可的。
为了保证外出务工村民的利益,“团聚工程”中凡是涉及外出人员撂荒地的都与他们签订了委托代种合同,土地收益由两家协商。
陈一丁说,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减少户与户之间边界土埂,规划机耕道,使耕地有效地块变大,提高机械利用率,并适时引进业主发展产业。
乐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乐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