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小学学生在上信息课。□ 李远雄 本报记者 张方金 王慧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资阳市教育逐步从粉笔+黑板,转化为网络+电子白板+计算机+互动教学新模式,而乐至县通过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以教育装备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乐至教育信息建设稳步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
建成教育教学“三通两平台”
4月6日,乐至县城西小学校内书声琅琅。“我是看着学校信息化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资金投入是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动力。”正在给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城西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李华安说,近年来随着乐至县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学生正在不断地适应信息化,信息化影响最明显的是学生的科技意识,“城西小学目前已成为乐至县信息化建设领先的学校。”
而城西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只是乐至县众多学校中的一个缩影。近三年,乐至县教育局共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用于教育及装备信息化建设,在硬件设备中,为各个学校配备计算机、交互电子白板、录播室电教辅助设备、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系统、红外线监控系统、LED电子显示屏等。建成13个均衡教育名师共享系统(录播室),实现县域内优质课堂向全县中小学的每间教师同步传递。建成13个远程视频会议室,实现县级部门与学校之间的会议互动。
此外,建成了县教育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和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成域网和城域网数据中心,确保了“两个平台”正常运转。同时,全县已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资源“人人通”。
目前,乐至县专业数字化教学系统1112间,配备率上升至76%,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中,全县83.94%的教师开通了个人空间,46.33%的学生进行了实名注册,信息化教育教学正在稳步开展。
重视信息化运用
加大对师生培训力度
“教育信息化关键在于硬件建设和实际应用两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缺位,教育信息化都不完整。”县教育局电教站的叶辉老师表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除了投入资金完善设施设备外,对老师的实践操作也十分重视。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城西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城西小学多次组织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骨干教师学习先进理论和经验,使骨干教师不仅成为学科教学的骨干,还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学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并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
截至2015年年底,乐至县教育局通过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培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分批次对全县教师、实验人员、图书和计算机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和业务培训,共计开展培训15次,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全县80%以上的教师能制作课件并较熟练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教师参加国家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合格率达90%。
共享优质资源
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以前我们老师一只粉笔、一块黑板就可完成教学。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学校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改进,通过引入电子白板等信息化设备,老师节约了大量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课堂容量。”乐至县石佛中心小学负责人如是说。
在教育资源共享上,两大平台能够将乐至县所有优质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们在资源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我们利用学校的计算机,可以任意选择观看老师们的课程。”石佛中心小学学生张杰表示,同时还可以重复听自己不懂的一些课程。
“利用教育资源网络平台,将优秀教师的课题放在平台上,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平台上共享。”乐至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哪个学校缺什么,其他学校教师就可直接在教育资源平台放送相应课程,影像、视频、声音同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课程,不仅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也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尽管乐至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在不断发展,教育设备设施也有不同程度的完善,但是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资金不足、装备水平不平衡、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乐至教育局将继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促进校级交流与合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礼芹)今年来,市工商局在年初推出全省首个针对受件、审件人员而制定的《企业登记形式审查规范标准》基础上,大力开展“三化”创建活动,助推市场主体增长。据统计,一季度全市新发展各类...
乐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