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虎 李远雄
家门口打工能挣钱、出门就有水泥路、瓦房变成小洋楼、小病不出村……
近年来,随着全域规划、全程建设、全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乐至县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观念变 发展特色产业“掘金”
“种植猕猴桃比种植传统作物划算得多。”通旅镇红紫厂村村民丁建国说,他放弃在外务工回乡种植猕猴桃,不仅走上了致富路,也带动了周边村民收入翻番。
在乐至,像丁建国这样放弃传统农作物种植靠发展特色产业“掘金”的农民大有人在。
乐至县地处沱涪分水岭,农田面积小,人均耕地少,是典型的川中农业县。由于种植传统农作物付出高、收益低,严重影响农民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许多农民都选择了外出务工。
面对困境,乐至县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按照生态、有机、无公害的要求,大力发展蚕桑、蔬菜、现代畜牧、林果产业等特色农业,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短短几年时间,大量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来客商前来投资农业园区。目前,乐至县已经有川中林业科技园、圣美园现代畜牧科技园、川中黑山羊产业科技园等5大农园区建设成型,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
身份变 家门口转行当“工人”
“在家门口就可务工,不仅每天有收入,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60多岁的袁贤华是孔雀乡孔雀寺村村民,几年前,他和村民一道流转了自家土地,“转业”当上了川中科技示范园的“产业工人”。
由于乐至是劳务输出大县,青壮劳力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留守的大都是老弱妇孺,造成了大量田地荒芜。
为打破“有田无人种、种田人无田种”的尴尬局面,乐至县积极做好土地流转文章,在农户中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好处,农民观念逐渐发生改变,他们纷纷把自家土地流转出去。
“土地流转为我们带来了一笔租金收入,也为我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在高寺镇清泉村,笔者见到了正在葡萄园里忙活的村民彭大年,说到土地流转,他喜上眉梢:“以前忙活自家责任田,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辛苦钱。现在出租土地有收入,还能在园区打工,在家门口挣钱,真是一举两得。”
如今,乐至农村土地流转越来越多,不仅减少了土地的荒芜、闲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借地生财,使农民与企业实现了“共赢”。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生活变 农民日子越过越巴适
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小楼,庭前花果相映成趣,若不是眼前的青山绿水和鸡犬相嬉,真会让人误以为身处别墅,而非农民新居。
“现在的生活,放在几年前,我们是想也不敢想哟。”在村民李忠明家的两层小洋楼里,他乐滋滋地向笔者展示着新居,只见他家冰箱、空调、电脑等现代化家用设备一应俱全。
随着乐至“新村建设与扶贫解困相结合”政策的大力实施,城乡二元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一天一个样,不仅走上水泥路,还从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也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接通了宽带、数字电视……
“我们还享受了不少农村社会保障福利。”石佛镇放生村村民鄢素华告诉笔者,“加入了新农合,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
生活条件逐年改善的农民,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劳动之余,他们会三五成群地相约到家门口的文化广场去健身、跳舞,或去农家书屋看看书、上上网。
“我相信新农村建设会让我们农民以后的生活更巴适。”谈起未来的生活,鄢素华满脸幸福,“应该不会比城里差。”
新闻推荐
去年,乐至县石佛镇放生村新农村综合体建成,新建的103户农房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下一步,该村还将逐步完善农民培训中心、文体休闲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群众购物中心、爱心帮扶中心等公...
乐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