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建国 本报记者 刘雨润
一个紧邻国道318的村落,外部交通环境良好,却迟迟不见该村村民致富。新年来临,该村村民即将迎来致富转机。
近日,记者来到乐至县孔雀乡斑竹院村,修路工人正热火朝天地为道路铺上水泥混凝土,一旁凑热闹的村民笑逐颜开,眼神充满了期待。
从国道318旁一条支路走进斑竹院村,第一个陡坡的坡度之大让记者吃了一惊,尽管已经铺上了水稳层,但依然可以估摸出以前村民买卖农资的艰辛程度。
交通不便,产业不兴。饿不死,富不了,不是斑竹院村群众想要的生活。村民们渴望早日结束这种靠天生活的日子。
2014年12月,依托省级项目补贴,斑竹院村将修建宽4.5米、长2.2公里的通村公路。消息一传来,村民欢呼雀跃。
“盼了起码5、6年了,总算解决了!”今年已经72岁的村民熊寿坤激动地说。“差点还以为这辈子再看不到门前这条路铺起混凝土嘞!”
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进入该村,从一座山丘中间新开辟的一条道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以前的山路不仅绕,如果按原路铺水泥路,成本高,沿途受益群众少。”村支书罗光锡解释道。
经过一系列合理的规划,并多方收集村民意见,挖掘机、推土机开进了斑竹院村。一条能让更多群众受益的大路,从山丘中开辟了出来,村民们对这个规划十分满意。
“水泥标号够不够?打够20公分厚度没有?”干部群众都热心地当起了监工。
“最迟这个月底就能竣工!”罗光锡说,希望这条路,能让村民们过个舒坦年。
路通则百通。“我们连山都可以凿出一条路,今后,还要把这激情和勇气用在发展产业上!”准备发展蔬菜种植的村民邓明志笑着说。
新闻推荐
蒋华斌在田家沟村文化大院舞台上为村民们献唱。■本报记者刘雨润近日,记者来到乐至县天池镇田家沟村文化大院时,舞台上一位还略显稚嫩的小伙子正在为台下的村民演唱歌曲。尽管无法通过...
乐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乐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