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尧正在表演小品。■ 本报记者 刘雨润
近日,记者来到乐至县西街社区,见到了刚下乡参加完文艺演出的张家尧。听他讲起了数十年来,通过扮演济公,将党委政府的声音传递到群众身边的故事。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在宝林镇汪家院村举行的“依法治镇”文艺宣传活动中,张家尧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现代济公学法治》,因其贴近村民、贴近生活,博得了全场村民的热烈掌声。
今年65岁的张家尧从小爱唱爱跳,从60年代开始就积极参加各种文艺宣传队。1996年从供销社退休后,张家尧开始回到老家宝林镇生活,并逐渐学习扮演济公。2006年,张家尧参与组建宝林社区“星光文艺队”,担任文艺队队长,负责腰鼓、舞蹈指导、乐器伴奏,在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进行文艺演出,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去年,张家尧开始响应政府号召,积极送文化下乡,发挥自身余热,为宝林文化事业作出贡献。“如果只是‘干瘪瘪\’地讲政策,也许群众没得好大兴趣!”张家尧讲起了他扮演济公的初衷。“济公的形象深入人心,如果以济公形象出场,就能提起群众的兴趣,宣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张家尧向记者介绍起如何将济公形象演出神来,“需要语言神态都必须有着和蔼可亲的气质,只有将表情到位后,才能将济公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旧戏新唱,要唱出味道,必须煞费苦心。张家尧为此经常上网看电视或者查阅资料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然后思考如何将这些利国利民的政策融入到日常表演中去,而这一思考,时常到深更半夜。
为了能够达到较好的演出效果,张家尧自费订做了一套济公服装,并找来一把破扇和一双破布鞋,穿戴完毕后,张家尧和电视上的济公形象非常神似。“没想过有什么回报,这本就是自己的爱好,也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余热。”张家尧说道。
新闻推荐
唐友元正在查看种苗长势,确保育出的种苗成活率高,产量高。“今年2月份,第一个育苗大棚投入使用,收入就有18万多元。”正在查看种苗长势的唐友元给我们算了一笔可观的经济帐。近日,记者来到乐至县...
乐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