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俊伶本报记者黄建伟郭菁
家里常年养鸡鸭,平时四处找散活,安岳县兴隆镇碑顶村村民唐明均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靠着勤劳的双手,挑起家庭的重担,把日子越过越好。
从一穷二白到“家兴旺”
近日,记者见到唐明均时,他正在自家院子旁的空地上给鸡和鸭子撒粮食,“撒粮的多少有讲究,要让小鸡、小鸭子吃够了就在院子附近不跑远了,大鸡、大鸭子吃不饱就到处去啄虫吃……”聊起家禽养殖,唐明均打开了话匣子,从养鸡鸭经验说到销售情况。
“我今年卖鸡和鸭子已经挣了1万多元了,现在家里还剩50多只鸡、90多只鸭子,我又给别人做点散工,加起来还是有3万多元的收入。原来我们家一穷二白,除了这双手啥子都没有,但是我坚信只要肯干,一定能脱贫。”唐明均说。
唐明均家的住房是座白色的单层平房,院子里干净整洁,门口贴着的“好年好景家兴旺”对联,显示出户主对家的热爱。
唐明均对记者说,这座房子是重新修的,原来的老房子已经烂得住不得人了。
2013年,在贵阳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的唐明均背着瘫痪的妻子李玉婵,牵着正在读初中的女儿落魄地回到碑顶村时,那座称之为“家”的十年老屋因长年失修已几近倒塌。为了把房子重新修起来,也为了给妻子治病,唐明均到处借钱,欠了近14万元债。
刚修起来的房子家徒四壁,又背着一屁股债,唐明均很迷茫、焦虑,李玉婵也总是叹气:“都怪我的病,拖累了一家人。”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2014年,唐明均、李玉婵作为贫困户被列为脱贫攻坚政策扶持对象。从那个时候开始,县上的、镇上的干部挨家挨户地上门宣传脱贫政策,想办法让贫困户提高收入。
看到干部这样为自己操心,唐明均不好意思了:“我们两口子才40多岁,又不是干不动了,勤快点,我就不信会一直这么穷下去。”
思想上的转变给唐明均注入了动力,他先按照扶贫干部提供的点子买了些鸡苗和鸭苗回家,仔细养大再卖到镇上,养鸡养鸭之余,他还到处去找散活干,砌砖、挖井、修补房子……唐明均能吃苦又老实的性格带来了好口碑。渐渐地,订购鸡鸭的电话多了,找上门的散活多了,唐明均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了。
这些年,唐明均主外,李玉婵主内,一家人齐心协力脱了贫,还把欠的债还完了。
最近,唐明均嫁到重庆的女儿生了大胖孙子,妻子李玉婵去帮忙带孙子,唐明均一个人在家里继续养鸡鸭。看着生活越来越好,怀揣着美好的希望,唐明均浑身是干劲。
碑顶村第一书记艾涛形容唐明均是村里主动“脱贫”的先锋,在全村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他认为,群众主动“脱贫”,才是脱贫攻坚最强大的力量,才能攻破贫困的坚硬外壳,让扶贫之路更平坦。
新闻推荐
周继东在拍摄视频。□喻江红本报记者黄永刚近日,一位安岳的80后小伙,以安岳柠檬为创作元素拍摄制作了系列短视频,以...
安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