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资阳 今日安岳 今日乐至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今日安岳 > 正文

合作办医领跑成资医疗同城化 资阳市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办医助推资阳医疗高质量发展

来源:资阳日报 2019-12-02 08:08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新院区。华西专家在市一院义诊。华西专家在研究患者的片子。□本报记者胡佳音

“以前生病了,大家动不动就跑成都、重庆大医院找专家名医。如今,家门口有了华西医院的专家教授坐诊,不仅看病方便,还省了不少路费,根本不用跑那么远了!”这,已经成为近些年资阳市民的普遍共识和感受。

而这一切,均缘于三年前,市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订的深化办医合作协议,由华西医院领办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成为该院第二名称,开启了资阳医疗高质量发展之旅,也成为了成资医疗同城化发展的见证和缩影。

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卫健委的直接指导下,在名院名医的领办下,资阳医疗水平整体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市民在医疗条件、医疗水平、医疗服务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第一轮合作

领办新模式开创新业绩

2016年3月15日,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

这一天,资阳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订了深化办医合作协议。同年7月,正式开启了第一轮合作。

三年多来,合作模式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效?给资阳人民看病就诊带来了哪些改变?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小档案——

医院始建于1940年,设新区医院、健康路院区二个院区和一个市级机关医务室。总占地232亩,总业务用房面积11.8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20张,开放床位1528张。

2017年成功创建为三甲综合医院,实现了资阳地区三甲综合医院零的突破。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近三年来,医院获国家级表彰10项、省级表彰37项、市级表彰47项。

与华西的第一轮合作方式和举措——

举措一:以“在位+在线”合作为主线,华西引领医院加快发展。

华西专家“在位”工作。聘任14名华西医院专家分别担任市一院学科主任、特聘专家,专家们定期来院开展门诊坐诊、查房、疑难病例指导和手术,手把手传帮带。现有华西专家897人次来院工作,诊治门诊病人15519人次,疑难病例指导2845次,查房5292次,指导手术335次。20个临床科室与华西相应专科建立联盟,极大带动了学科发展。

“在线”合作纵深发展。2017年6月,资阳市远程医学中心、急诊远程会诊中心在市一院建成投入试运行,实现了向上与华西医院、向下与26家基层医院的互联互通,成功开展三方远程会诊、远程查房等。2018年,先后与华西医院开通重症远程会诊、远程联合门诊,极大地方便了疑难危重病人救治。全院现已开展远程会诊456人次,远程联合查房70余例(ICU),远程教学410次,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

深度融合共享华西优质资源。华西医院医疗、护理、院感、宣传、运营、信息化建设等管理专家来院现场指导工作150余人次,授课239人次,开展惠民义诊40余次;市一院管理人员300余人次到华西医院学习,36名医师在华西规培,43名护士在华西专科护士培训;华西医院向市一院免费提供3名护理人员到新加坡培训机会,这是该院护理人员首次走出国门培训。与华西医院管理研究所合作开办医院管理定制班,系统学习华西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举措二: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着力提高医院诊疗技术水平。

在华西专家指导下,广泛开展各学科新技术、新项目。其中,消化内科开展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内镜诊疗技术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各专业微创技术、外周血管和肿瘤介入、神经介入、心脏介入以及肿瘤综合治疗等开展病例多、难度大,在省内处于先进行列。建立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组建了消化道肿瘤多学科协作团队,诊治疑难肿瘤患者150人次。由市一院牵头,建立了资阳市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及资阳市消化道肿瘤多学科协作联盟,资阳市7家医院加入联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及技术合作。领办后,四川省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资阳分中心、资阳市急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中心等先后落户市一院。

一组数据,彰显实效:2018年,市一院开展医疗新技术32项次,较领办前增长60%;开展省市科研立项15项,较领办前增长114%。

举措三:以强化质量管控为重点,规范诊疗行为提升服务品质。

借助医疗监管平台,持续改进医院存在的问题。强化预警、排名通报、约谈、绩效考核、不良计分、权限管理等多种方式管控干预措施,结合预警数据,院内提醒(诫勉)谈话4次、全院通报1次。

积极推行信息化临床路径管理。截至今年10月,该院共计发布启用126个病种,现该院临床路径共入径13927例,入径完成10931例,入径率97.21%(目标值≥50%),入径完成率78.49%(目标值≥70%),均符合国家要求。

启动DRGs综合评价工作。选取更精细化的工具进行分析管理,有效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

举措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搭建合理人才梯队。

建章立制,规范运行。修订《医院人员招聘制度》,成立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招聘专家库,制定《人才引进和激励管理办法》《管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多渠道公开选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及学科带头人,公平、公正选拔23名临床科主任助理,充实了科室管理力量。

广泛开展学术培训。承办国家、省、市级学术会101次,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院授课400余人次。其中2次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莅临市一院授课。凡在该院举办的学术活动,均邀请资阳市及周边兄弟友好医院的同行参加,带动区域学术水平提升。

教学相长开展培训。选送优秀骨干2029人次参加进修、2214人次参加短期培训。2018年,该院教学工作获成都医学院毕业生技能考核特等奖。2019年,该院在原有作为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等高等院校教学医院的基础上,新增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

举措五:以强化党建为统领,保障医院健康稳定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发展。2017年8月至9月,完成了党支部、党委、纪委换届。制定《党支部目标考核细则》,各党支部把责任落实到各党小组和每个党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党政上下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权力风险防控,做到权责清晰、风险明确,管理有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发生;抓好职业道德、纪律和责任的教育,开展重点岗位人员廉政约谈,坚持开展医德医风考评,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坚持每季度对门诊、住院、出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今年1—3季度患者综合满意度达97.71%。

丰富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宣传渠道打造医院品牌,组织15个科室开展“品牌科室、品牌医生打造”活动;学习借鉴华西医院视频晨会模式,制作“视频院讯”在全院播放,及时传达医院信息,宣传医院新风貌,受到职工好评。拍摄3部微电影在省卫健委比赛中分别获“最佳影片铜奖”“最佳导演银奖”“最佳编剧奖铜奖”。

举措六:以改善诊疗环境为目标,攻坚克难推进新区医院建设。

大力推进新区医院三期工程建设。三期工程包括儿科诊疗中心、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整体地下室,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地上16层、地下一层,设置床位680张、停车位278个。今年9月9日,医院老区科室陆续搬入新区医院新大楼,改善了就医环境。

优化医院流程。利用新大楼搬迁为契机,全面梳理医院流程,统筹优化门诊就医、入出院办理、急诊急救、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流程,对新区门诊诊室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按病种设置诊室位置,方便了医务人员的交流沟通,为病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同时,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与华西第一轮合作取得的成效——

成效一:医院综合能力全面加强。2017年1月成功创建为“三甲”综合医院,实现了资阳市“三甲”综合医院零突破;2017年11月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8年12月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称号;2019年11月评为“四川省三星级数字化医院”;2019年1-8月全省43家三甲综合医院DRGs评价报告中,排名较2017年进步14名。

成效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领办后,泌尿外科通过省重点专科动态管理评估,新增2个(急诊医学科、神经内科)省甲级重点专科、5个(肿瘤科、医学影像科、普外科、消化内科、检验科)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市级重点专科,11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分中心,新增省市重点专科数量居全市第一,检验科临床免疫及微生物学实验室评为“资阳市重点实验室”,实现资阳重点实验室“零”突破。

成效三:科研立项多点开花。开展院内新技术、新项目79项,获省市科研立项42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医务人员发表论文450篇。

成效四: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华西领办后,市一院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由无增至27人,硕士研究生由42人增至88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由108人增至195人,7人次被评为“资阳市领军人才”,2人被评为“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被评为“四川省新时代健康卫士”,1人获“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新增288人在各类专业学会、协会任职,医院人才队伍逐步发展。

成效五:诊疗范围不断拓展。领办第三年,医院门急诊病人83.8万人次、出院4.8万人次、手术1.4万台次,床位使用率达106.7%,分别较领办前增长52.47%、21.69%、33.44%、11.20%。

成效六:诊疗能力明显提升。领办第三年,医院平均住院日9.9天,较领办前下降0.9天;三四级手术8166台次、介入手术1752台次、住院病危病重7310人、住院疑难病例467人,分别较领办前增长101.18%、60.29%、22.96%、357.84%。2018年市域就诊率达93.65%,较领办前增长3.72%。

成效七:与华西双向转诊工作持续向好。2018年转往上级医院1102人次,其中转往华西医院825人次,占比为74%,华西医院下转市一院176人次,较2017年分别增长56.5%、61.8%、30.4%。上转患者主要集中在儿科、心内、神内、肿瘤、胸心等科室。

成效八:辐射区域逐步扩大。领办第三年,雁江区以外的住院病人:安岳县710人、乐至县1381人、资阳市外3444人,分别较领办前增长168.94%、335.65%、57.62%。

我们看到,市一院交由华西医院领办以来,通过“管理输出+技术输出”、“在位+在线”相结合的合作模式,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并辐射带动全市医疗机构发展,合作办医成效明显。

第二轮合作

持续深化合作全域辐射提升

在第一轮合作荣耀结束后,是否会接续开启新的征程?

11月21日,传来好消息:资阳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二轮合作办医签约仪式举行。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提升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医疗技术、科研能力及医院管理水平,并引领辐射带动资阳市区域各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同时,将全力构建“华西—资阳”分级协同医疗联合体,切实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当前,随着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天府国际机场加快建设、成资同城化发展不断推进,资阳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对新开启的第二轮合作前景,双方医院充满信心。

“本次签约,将会让更多资阳群众在家门口更好地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群众对此充满期待。

新闻推荐

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贯穿工作全过程

资阳两级法院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贯穿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安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合作办医领跑成资医疗同城化 资阳市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办医助推资阳医疗高质量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