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安岳新闻 > 正文

四十年家电变迁史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8-10-26 05:32   https://www.yybnet.net/

□雨晓荷 文/图

泥泞的田间小路蜕变成蜿蜒而平整的村道,破败的土墙茅草房升级为令人羡慕的小别墅,高大笨重的“洋马儿”改换成便捷高速的小轿车……我1974年出生于川东安岳一个贫困小乡村,亲历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个家庭的变迁,也能反应出祖国日新月异的繁荣。我们家的电器变迁,就见证了整个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伟大进程。

1

上世纪七十年代,家乡的小乡村家家户户照明用煤油灯,“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根本没什么家用电器。家境稍微好一点的,手电筒就算是“奢侈品”了。

那时候,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坝坝电影”:富裕家庭遇到红白喜事,会花钱请放映队下乡,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闻讯后,都要不辞辛劳前来观影。夜晚的乡村,九曲十八弯的田间小路上,人们缓缓前行,一支支火把或电筒蜿蜒成“火龙”……如此观影盛景我至今仍历历在目。除了看“坝坝电影”,我和小伙伴们平常最开心的事情还有看连环画,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多的精神食粮。

记忆中,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在外务工的亲戚送给我们一台收音机——这不仅我们家唯一值钱的家用电器,而且是全村独一无二的“神器”。这个小小的匣子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它不仅能够告诉我全国各地的奇闻轶事,还能够听故事、听歌曲。我们的高兴劲儿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每当放学后,我们家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来听收音机的小伙伴和父老乡亲。那时候,我最喜欢听中央电台的少儿节目“小喇叭”、四川电台的栏目“星星火炬”,还痴迷于《七剑下天山》《薛丁山与樊梨花》等评书。

正是这台收音机,从小在我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2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土地“分产到户”后,家家户户逐渐安上了电灯,村上富裕一些的家庭买回了黑白电视机。那时候,电视里流行播放的是《再向虎山行》《霍元甲》等功夫连续剧,乡亲们无论天晴下雨,都早早地扛起板凳、带上照明工具蹲守在主人家大门外等着电视开播,很有看“坝坝电影”的壮观架势。

有一天晚上下雨路滑,同行的小伙伴不慎摔跤滚到了坡岩下,导致腿部骨折、身上多处受伤。看到这情景,我父亲非常后怕,咬咬牙斩钉截铁地说:“把肥猪卖了,再借点钱买台电视机!”于是,我们家第一次有了“上档次”的家用电器。当时正在热播《西游记》,每当夜幕来临时,周边村民都到我们家木柱结构的老屋看“妖精”。印象最深的是,村里一名妇女名字的谐音是“妖精”,她每次还在下坡坎就怕《西游记》开播,对着我母亲开喊:“李云秀,‘妖精’来了没得?”这时,来看电视的乡亲们就会异口同声地说:“‘妖精’来了,‘妖精’来了,正在下坎坎!”然后,一个个全都笑得前俯后仰。

那时候,父亲为了改变家庭“蜗居”的局面,时常骑着“永久牌”的“洋马儿”在乡镇之间穿梭,买卖红辣椒赚取一些差价,同时也把自家种的地瓜、茄子等蔬菜拿去贩卖。大概是1991年左右,我们家修起了三间砖瓦房。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们兄弟俩外出打工,和父母联系只能写信。后来,爸妈常到两公里以外的地方用公用电话联系我们。为了减少父母奔波劳累,我们兄弟俩合计安装了一部座机电话。2000年,媒婆给我做媒时,女方嫌弃房子陈旧而告吹,弟弟提议分家:他住老屋,我住砖瓦房。弟弟脑筋灵活、有劳力,分家后做修建房屋的小工程,不仅购置了摩托车,还修起了小洋房。后来,我们家的黑白电视换成了彩色液晶屏的。随着彩色电视的更新换代,不仅屏幕尺寸逐渐变大,还从液晶屏更新成了平板钢化屏,电视的分量也从当初的笨重型替换成了如今的轻巧型。今年7月,为了让父母和儿子在家中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我们夫妻俩给他们购置了一台冰箱。

现在,座机早已被弃置在一旁,除了小孩,我家人手一部手机。父母年岁大了,玩不转智能手机,用的是相对简单的“老年机”,而我和妻子,用的都是智能手机,不仅可以接打电话、玩游戏,还可以视频对话、在网上购买物品。比起以前“砖头型”的手机,现在的手机轻便多了,功能和容量也增加了不少。据说以后连身份证都可以不带,通过手机就能买飞机票、火车票……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家庭成员可以随时随地保持联络。

由于工作的需要,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都必须要有网络才行,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回老家,我们给父母也安上了宽带网络。更让父母开心的是,以前看电视是用“锅盖式”接收器,不仅信号不好,而且电视频道有限,看节目没有多少选择。现在,看电视不仅是高清效果,而且频道多达200多个,母亲说:“现在看电视,真是要挑花眼!可惜了,你外公只看到安电灯就去世了。要是能看到如今这么多高科技的家用电器,他老人家不知道该有多开心!”

今年,老家又传来好消息,村庄里埋下了天然气管道,以后家家户户都可以结束 “灰头土脸”烧柴火煮饭的历史了。不过,母亲依然坚持捡柴火做饭,她说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开支,还可以锻炼身体,冬天还能够用烘笼装炭火来取暖。实际上,是母亲不会使用天然气灶具,我们也担心她在天然气灶具的使用上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就暂时不安装。

如今,我家的日用电器处处皆是,可以说是触手可及:夏季天热,有吊扇、落地扇,等以后条件好了,我们还打算安装空调;冬天取暖,有电热毯、电火炉;日常做饭、炒菜、烧开水,电饭煲、电磁炉、高压锅、电水壶一应俱全;为了方便粮食脱粒,我们还购置了打米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父母把很多家用电器都束之高阁,他们担心用起来不安全,更心疼电费。

煤油灯、“坝坝电影”、泥泞的乡间小路、飘摇的茅草土墙屋……这些刻进脑海难以忘怀的场景已经远去,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记忆已经一去不复返。“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我家的家电“变迁史”,见证的不仅仅是家庭个体奔小康的坚定步伐,更折射出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我坚信,只要不断用智慧和劳动去改变生活,我们每一个家庭的明天都会更加幸福美好,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将更加繁荣富强!

新闻推荐

安岳柠檬宴获评“中国地域菜系四川十大主题名宴”称号柠檬菜品已超100道

安岳柠檬宴菜品。本报讯(陶俊伶)近日,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安岳柠檬宴在川菜辉煌30周年庆典暨表彰盛典上获得了由中国烹饪...

安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安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四十年家电变迁史)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