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继
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为资阳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日前,就如何推动实现这一目标,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发改委主任林显奎。
记者:围绕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路径,市发改委如何发挥作用?
林显奎:为推动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建设,市发改委将着重在构建区域发展格局上做好统筹协调。一是融入主干同城发展。加快编制实施成资同城化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五个同城化”,推动成资两地发展规划全面对接、统筹协调,基础设施提质扩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错位互补、协调互动,公共服务联动发展、同步提升,生态环保联防联控、整体改善,实现成资同城化率先突破。二是联动支点协同发展。积极参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统筹推动与德阳、眉山等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布局协作配套、区域功能差异互补、生态环境联防共治,打造成德资产业联动区和环成都经济圈东部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依托成渝直线经济走廊,推动资阳遂宁、资阳内江连片协作,打造“一轴两翼”成渝中部产业集聚示范区。三是市域一体五区共兴。制定市域统筹一体发展实施意见,建立统一协调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统筹五区产业定位、市域基础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等,实现市县联动、区域协同、一体发展、共荣共兴。
记者:要完成和实现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您认为当前及未来我们着力点应该在哪?
林显奎:市委抓关键、利长远,深刻研究新时代大背景、区域协调大格局、产业细分大趋势,提出了“发展定位”“发展格局”“四大战略”“六大支撑”“七大任务”“五大突破”,是未来发展的根本遵循,当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交通大突破。加快建设“7高9轨16快”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推动轨道交通18号线资阳段、成自宜高铁、成南达高铁、成资大道、资安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构建成渝空铁陆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二是产业大提升。加快资阳高新区、临空经济区资阳片区、中国牙谷建设,推进安岳、乐至经开区成功申报设立省级开发区,夯基蓄势做强产业发展平台。围绕打造“五基地”构建成渝中部产业集聚示范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项目大攻坚。深入研究国省政策和市场需求,高起点谋划具有引爆性、引领性、战略性项目。瞄准高端现代产业招强引优,签约落地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合作项目。多渠道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土地等需求,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四是开放大提速。积极推动机车汽车、特色农产品、纺织鞋服等“资阳造”优势产品对接“一带一路”走出去。主动承接长江经济带沿江区域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争取创建综合保税区和复制推广四川自贸区政策,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五是民生大改善。深入实施城市“改造完善提升”六大工程,持续推进市容市貌十大专项治理行动,提高城市品质。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构筑长江上游沱江中游生态屏障,提升生态环境。加大基本民生保障投入,不断提高就业、教育、医疗、社保水平,共享发展红利。
新闻推荐
议论风生对于历史遗迹特别是建筑物方面,国际上通行的修复原则是“以旧补旧”,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的原貌。近日...
安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安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