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本报记者 秦建华 摄□ 本报记者 徐嘉欣
农业兴带来百业旺,百业旺才能让百姓安。
今年以来,市农业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提质行动,狠抓产业提质、品牌培育、农业改革、安全生产等重点,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了双过半目标任务。
抓特色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上半年,资阳市大力发展现代经作产业,深挖特色,持续加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力度。继续开展柠檬标准化技术推广及中低产果园改造工作,新建柠檬标准化苗木繁育基地100余亩;推动雁江柑橘结构调整,发展沃柑等晚熟新品种1.8万亩,新建柑橘标准化基地0.5万亩;进一步优化雁江、乐至高标准加工蔬菜生产基地和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布局,1至6月全市小春蔬菜种植面积35.07万亩;恢复性发展蚕桑产业,建成蚕桑重点村100个、优质蚕茧示范村45个,培育养蚕专业大户1200余户、蚕桑家庭农场35个。
将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开展四川美丽渔村创建,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大力发展创意农业;积极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融入旅游观光元素,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指导县(区)申报创建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业专业村。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立足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国省产业融合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县、现代农业重点县建设任务,推动农业全面升级,示范引领乡村振兴。
抓品牌 擦亮“资味”名片
资阳市大力培育优势品牌,以“资阳·资味”为主题的“资味”农产品,亮相四川农博会、成都农博会各大节会活动。目前,“资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6个类别全部或部分产品注册成功;“资味.cn”“资味.com”“资味.中国”“资味.网址”“资味.net”等域名顺利完成5年期注册;“资味”Logo已完成作品征集并推出10件优秀作品。
为进一步开拓农产品市场,市农业局稳步推进成资同城化农业合作“9+1”合作项目(事项),引进成都100户落户各县区发展柠檬、蜜柑、蚕桑、蔬菜等产业,建成标准化基地10万余亩;与成都沃尔玛、联想佳沃等大型超市、商场达成农产品直供协议,实现安岳柠檬等生鲜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与重庆方开展合作,渝资搭建起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销往重庆主要特色农产品20000余公斤。在第六届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暨世界食品广州展上,乐至大自然农牧有限公司分别与广东省和平县联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得丰中港有限公司签订了黑山羊羊肉销售合同,共计签订订单金额280万元,标志着资阳市泛珠三角合作开始起步。
据悉,今年1月,第八届农民合作社暨家庭农场优质农产品迎春大联展在成都市万达广场举行,市农业局带队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加展销展示,整个联展期间现场交易额达6万余元,达成协议意向金额5万余元,资阳市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实现开门红。
抓改革 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后续工作。今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市农业局制发了《资阳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全市集体资产清理、填写《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等工作正有序进行。
积极探索“大园区、小业主”“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模式,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同合作社、龙头企业、大户等联合与合作,创新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土地流转“双赢”。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90.5万亩,占全市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3.5%,30亩以上适度规模流转面积61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2.6%。
不仅如此,全市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种养能手、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农场1657家,农民合作社3666个,分别比去年底增长4.6%、4.0%。
抓科技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兴农是解决三农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加速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组织实施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大春作物引进新品种,全市大春良种推广覆盖率水稻达98.16%、玉米96.52%。
另一方面,强化农机装备建设。市农业局深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18年全市农机购置补贴使用资金575.85万元,补贴机具销售总价2034.26万元,共补贴机具979台,受益农户835户;建设农机化生产道路39.54公里,打造省级农机化生产道路6.8公里;投入提灌建设资金1074万元,用于新建、改造、修复提灌站,省级提灌建设项目建设成效得到省农业厅提灌处高度肯定。
在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方面,该局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工作方案》,健全基层农技人员组织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拓展社会化服务领域,探索政府购买农技推广服务。
抓环保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聚焦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重点案件、省环保督察发现的突出问题、群众投诉举报的热点难点,全力推进农业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将禁养区养殖污染治理、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秸秆综合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作为重点,开展专项行动和“回头看”。
通过整改,位于禁养区内的338户养殖专业户已全部关停,综合治理宜养区内的养殖户2043户,沱江、九曲河、阳化河等流域养殖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实现沱江河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入境断面水质。
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面,该局督导各县(区)推进秸秆粉碎还田,乐至县建成1000亩秸秆粉碎还田示范片25个,建立秸秆粉碎还田示范点602个。同时,配合环保部门狠抓秸秆禁烧工作,坚决杜绝了区域内出现大面积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基本实现了“三无”(无火光、无浓烟、无黑斑)目标。
抓安全 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屠宰监管。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免疫率、免疫标识佩戴率和消毒面均达到100%,重大动物强制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确保了全市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加强屠宰行业管理,开展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对全市82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肉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污染整治工作等开展了全覆盖督查,全面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2月、4月,先后两次组织开展农业行业安全生产综合性督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问题27个;开展平安农机、平安渔业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农机、渔业船舶、农村能源、农(兽)药、饲料、畜禽屠宰、农业园区等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确保了无重特大农业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新闻推荐
一、关于“抓大事、议大事”不够有力问题1、部分重大事项未经党组会集体研究就直接实施。整改情况:一是修订《市...
安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