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安岳新闻 > 正文

60岁的“月光族”教师 47年坚守村小教出92名大学生

来源:资阳日报 2017-09-10 22:33   https://www.yybnet.net/

秦可军辅导学生。□本报记者孙正良

“六十花甲花宏开,精心教学育英才。呕心为民建公路,民众心中乐开怀。”在安岳县两板桥镇僧亭村小学简陋的教师办公室墙上挂着这样一幅字画。这是该校学生在秦可军老师60岁时赠送给他的,感谢他为家乡为留守儿童长期以来的坚守和奉献。

今年,是秦可军在僧亭村小学教书的第47个年头,退休返聘的第4年。47年来,他教过的学生有92名考上大学,其中不乏北大等高等学府。

偏远村小的47年坚守

1971年,秦可军回到了家乡僧亭村小学任教,17岁的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村小一呆就是一辈子。僧亭村是安岳县最偏远的乡村,离县城80多公里,与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双柏村接壤。

秦可军认为教会做人比教会知识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他始终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努力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行。

走进僧亭村小学,当推开学校那扇木质大门时,一条被踩得精光但干净整洁的石板通道出现在眼前。在靠近通道的左手边,一间挂着“换鞋室”牌子的老房间格外引人注目。走进一看,四个鞋柜分散在房间四周,每个鞋柜上都整齐地摆放着鞋子,有很多鞋子的样式还完全一样。

“这些都是学生来上学的时候换下来的鞋子。”原来,从2005年开始,秦可军为每个学生备了一双干净的鞋子放在换鞋室。学生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换鞋子进校园,放学最后一件事也是换鞋离开学校。

秦可军说,以前的上学路基本都是泥巴路,学生来上学特别是下雨天鞋子上的泥巴很多,为了减少学生打扫卫生的强度和培养他们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那时便教育学生每天上下学都换鞋进出校园,这个习惯就一直延续了下来。“现在校园就算一个星期不打扫都可以保持整洁。”记者看到,整个学校干净整洁,地上看不到任何的纸屑垃圾,墙上没有乱涂乱画,更没有学生的脚印,学生热情有礼貌。

60多岁还是“月光族”

秦可军是一名热心公益的人,这么多年来,他不断为乡村学校和学生奔走,为学校募集课桌,为学生募集学习生活用品。2015年,他通过要项目和四处募集,终于修通了一条四五公里长的水泥路,接通了与大足交界的柏油路,彻底解决了很多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他不但为自己所在的村小募集物资,甚至还把自己募集到的物资送到临近的村小去改善他们的教学生活环境。

秦可军也把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花在了学生生活改善和教职工食宿上面。由于所有老师吃住都在学校,学生中午也在学校吃饭。秦可军62岁时还去考了驾照,每天都开车去30公里外的大足给师生买菜。教师蒋小艳说:“秦老师就像我们的‘家长\’一样,把我们教学工作之外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正因为如此,秦可军这么多年来没有存款,还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秦可军告诉记者,现在子女生活条件都不错,虽然他还是“月光族”,但家人都很支持他。儿女还专门出钱给他买了车子,方便他平时出行和办事。

作为学校负责人,上学期间,秦可军每天都忙于教学和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学生放假,他也会时不时到学校照看一下花草树木,打理一下卫生。

在教学生涯中,秦可军有不少调离僧亭村小学或者转行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他说,他现在很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很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的日子。怕自己走了,学生会被并到镇上去,那样村里的90多名娃儿就要每天走六七公里路去上学,不想看到他们那么辛苦。

新闻推荐

安岳 迅速行动 立查立改六起环保信访问题

本报讯(秦文端)8月28日,安岳县接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信访件,反映白塔寺乡6村“阳花湾水库”肥水养鱼;石桥铺镇长龙村垃圾处理厂污染严重;天宝乡六村七组一垃圾场乱堆乱放,恶臭无比;华严镇石花村生活污...

安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安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60岁的“月光族”教师 47年坚守村小教出92名大学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