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安岳新闻 > 正文

温暖在资山沱水间蔓延——资阳市2017年上半年脱贫攻坚综述

来源:资阳日报 2017-07-30 11:21   https://www.yybnet.net/

□邓时光陈元根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资阳正焕发青春!

搭上脱贫攻坚的列车,资阳举全社会之力,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

在2016年82个贫困村成功脱贫的基础上,2017年又有80个贫困村即将脱贫。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甩掉贫困户“帽子”,住上好房子,过好日子。

今年上半年,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着力“六个聚焦”,打了一个又一个硬仗。

聚焦产业扶贫大力促进就业增收

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实施特色产业扶贫规划,实行“片区式规划、园区式建设、融合式发展”产业扶贫。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总体要求,重点推进雁江中和镇干沟村、丹山镇八字墙村,安岳长河源镇金堂村、兴隆镇老林村,乐至龙门乡农科村、石佛镇荣家沟村等15个产业扶贫重点村主导产业发展,形成一批柑桔、柠檬、蔬菜、稻渔特色产业扶贫核心示范基地。

突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按照“贫困村产业发展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80%的贫困户在产业链上”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让他们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社会上受尊重。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带动、培育2个以上家庭农场或种养大户。

突出发展村集体经济。着力培育职业经理人,采取“盘活资源资产、推行服务创收、兴办经济实体、实施资本经营”等形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着重解决集体经济底子薄、来源单一问题。全市80个拟退出村共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11个、农民合作社88个、家庭农场43个、种养大户471户,牵引和带动贫困户8106户、24954人。

突出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通过农民夜校、送知识送技术下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实施脱贫攻坚就业扶贫示范村建设,确保每户计划脱贫户有1项增收产业或实现1人就业。今年上半年对22003个贫困劳动力进行了就业帮扶,其中引导劳务输出19824人、本地企业吸纳就业403人、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就业259人、公益性及公益类岗位安置898人。

聚焦住房建设

保障住房安全

锁定目标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按季度分月落实建设进度,计划全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957人、农村危旧房改造4400户。

严格执行政策。合理调度搬迁资源,精准配置施工力量,统一规范质量标准,严格落实面积控制、造价控制和质量控制等要求,确保贫困群众既住上安全房放心房,又不背上沉重债务。

落实进度要求。截至6月底,全市1957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主体工程已完成;44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目前已开工4383户,已竣工3366户,预计在11月底前全面竣工。

聚焦基础设施

突破发展瓶颈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计划11月底前新建通村通组公路289.68公里,目前已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30公里。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骨干水利、渠系配套、蓄引提工程,构建精准到户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计划11月底前解决9143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已解决519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加快通讯设施建设。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宽带乡村建设,形成健全的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计划9月底前完成80个村文化室和卫生室建设,目前已建成村卫生室52个、村文化室52个。

聚焦健康扶贫

确保不因病返贫

强化政策落地。实行“一减免四保险一救助两基金”梯次保障政策,建立对贫困人口全域全程包干治疗的救治救助机制,将全市13.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2.1万名农村低保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治救助保障。全市保障对象住院81252人次,就医总费用1.5918亿元,个人自付203.76万元,个人支付比例1.28%。(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加强政策跟踪。及时印发《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治救助工作的通知》,将特殊疾病和单病种门诊合规医疗费用视同住院费纳入报销范围,重大疾病县域外就医费用个人支付部分由医药爱心基金和重大慈善救助基金兜底解决,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全免费,确保政策措施符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加强医疗扶贫工作监管,督导检查医疗机构213次,出具检查公示通报8期,约谈发现问题医疗机构负责人4人次。

实施低保兜底。全面落实“两线合一”要求,确保农村低保兜底人员全部脱贫。

聚焦驻村帮扶

提高精准脱贫实效

贫困村重点帮扶。对325个贫困村全覆盖实施“五个一”驻村帮扶,切实把帮扶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头。明确贫困村不脱贫、贫困对象不达标,帮扶力量不撤出,引导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村组干部真心扶贫、真诚帮扶、真情奉献。

贫困户全面帮扶。向有2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全覆盖选派帮扶力量,全面实现有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三个一”帮扶。对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以下的非贫困村,每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人。

强化正向激励。打造一支脱贫攻坚战敢打必胜的钢铁部队,将脱贫攻坚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战场,不断传递正能量,助力脱贫工作。

聚焦机制创新

全面抓好工作落实

压紧压实责任。构建县(区)主体、乡镇主责、村组主抓、部门帮扶“四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到县镇村户,逐一落实到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逗硬落实县(区)主体责任,实行挂帅出征、挂图作战、挂责问效。开发脱贫攻坚手机APP,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动态化数字化痕迹管理,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改进工作作风。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坚持每周定期研究、每月专项督查、每季度现场推进、每半年系统总结、年底进行大检阅,准确掌握问题差距,及时研究解决办法。推行“一线工作法”,主动为基层和群众开展上门服务,杜绝办事拖拉、执行力不强等现象。

加强督导考核。逗硬考核奖惩,实行加分制、问责制,分值为10分。今年共组织三次全市性、由市县(区)领导带队、对全市325个贫困村全覆盖的大规模专项督导,发现问题限期解决,为全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市、县、乡、村812名帮扶干部脱贫攻坚知识闭卷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在全市范围内通报。

下半年,全市将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脱贫攻坚任务。突出产业主导,做优做强村集体经济;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整改落实到位;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归档管理,完善档案软件资料,集全社会力量,共同奋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漫漫扶贫路,浓浓民生情,温暖在资山沱水间蔓延。贫困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的日子好起来了。

新闻推荐

为了东兴水清岸绿景更美

大清流河、小青龙河、谢家河、四红丰河、逆水溪、见龙河……东兴区境内,大大小小河流多达44条。“河”与东兴区有着解不开的情缘。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东兴区于今年4月21日...

安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安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温暖在资山沱水间蔓延——资阳市2017年上半年脱贫攻坚综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