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文化镇燕桥村位于县城西南方向,毗邻成安渝高速公路和安岳大道,距县城12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1554人。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00元。
燕桥村是安岳成功引进工商资本发展农业建设新村的重大突破,是推进就地城镇化的示范典型,也是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的缩影和样板。
引进工商资本带动农村发展
在山沟里生活了60多年的村民曾祥志做梦也没想到,穷乡僻壤、杂草丛生的燕桥村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山顶正在修直升机停机坪,山坡种植了名贵中草药,山腰已修好一排排村民居住的小洋楼,山脚的文化健身广场和儿童游乐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燕桥村的变化源于民间资本的介入,因返乡业主投资兴建的宝森科技农业产业园逐渐崛起。宝森科技农业产业园是由燕桥村业主周方成一手打造的。30年前,周方成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毅然走出家乡,在外创业拼搏,最终成为一个大老板。
2012年,周方成衣锦还乡,看到家乡的土地荒芜、杂草丛生,尤为心酸。他深深眷恋着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深深热爱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他毅然决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说干就干。周方成首先无偿为乡亲们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此时,安岳县委农办与当地党委政府也得悉他回家乡修路的消息,多次与他协商,恳请他回乡发展。同时,告诉他如何打造新农村、建设新农村能给村民带来什么好处、投资有何优惠政策。双方最终达成了共识,周方成决定投资兴建宝森科技农业产业园。
项目预计投入8—10亿元。一期计划利用土地约700亩,规划新建观光农业农耕养生体验区130亩、现代农业花卉产业展示区150亩、现代农业生态休闲区370亩、占地2000平方米的农业科技展览馆1处,总占地1.5万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2处、人工湿地水域40亩,改造新建特色川东民居32幢。二期规划占地7000余亩,拟规划打造石刻旅游景观60余处,建设标准柠檬产业示范园区1500亩,蓝莓生产园区1000亩,中药材生产基地1000亩,大棚蔬菜1200亩。
项目建成后,园区不仅具有展示农业科技试验功能,还可展示生态旅游、休闲体验、观光养老等相关功能,辐射文化镇燕桥村、隆恩村、新回村和白坪村,带动农户2000余户7000余人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年主要种植业收入可达1.03亿元,人均纯收入可达8500元。
布局多产联动夯实发展基础
6月6日,50多岁的燕桥村村民蒋成碧和往常一样,一早来到附近的种植基地干活。“最近要移栽铁皮石斛了,一天要栽五六十亩,忙得很。”清晨的微风拂过,蒋成碧擦了一把汗,在她身后,是整齐划一的小洋楼、花卉展示厅、水果采摘园……
燕桥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主题,坚持走“农旅结合、一三互动”发展之路,着力发展“科技观光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养生养老业”三大产业,分四期配套建设生态休闲区、直升机体验场、青少年校外综合教育基地等16个子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8亿元以上,收益1.5亿元。目前,已新建柠檬种植基地1100亩,特色水产基地400余亩,铁皮石斛高科技温室大棚60亩,多功能展示厅3000平方米,特色优质瓜果采摘园200亩,水生蔬菜180亩,景观绿化4万平方米。
同时,文化镇建立了政府、企业分工协作互动机制,推行定点联系帮扶制度,坚持做到扶持不干预、引导不强迫、帮办不包揽、监管不添乱,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规划编制方面,政府顺应农民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的意愿,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下转二版)(上接一版)为项目规划把好关定好向;企业高水平编制发展规划,流转6个村1.1万亩土地,建成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信息科研、旅游休闲、会议会展等于一体的宝森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推进方面,镇政府以项目集成投放为支持切入,积极争取县级新村项目配套资金支持,打捆投入燕桥新村建设,目前到位县级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等项目资金1020万元;引导企业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发展方向,已累计投入2亿余元。
据介绍,仅今年1-5月,园区就举办了第十届安岳柠檬节(主会场)开幕式、宝森篝火之夜、宝森之夜文艺晚会、端午文化节、美食节、花卉果蔬采摘节等活动。在柠檬节举办期间,园区接待游客13万人次,直接收入超过500万元。目前园区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区,现正积极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
自产业园区建设以来,园区内村民除领取土地租金外,还可在园区内打工挣钱,燕桥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万元以上,比原来增加了近6000元。
盘活闲置资源推进就地城镇化
安岳宝森农林专业合作社,是四川宝森生态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当地村民共同组建的合作社。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获得农业开发带来的增值利润。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曾祥绪说,目前公司已经流转了四个村6000亩左右的土地,计划流转1万亩,准备打造一个集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农业、养老休闲等为一体的“新农村”。
民间资本建新村,地如何解决?面对村民不愿把土地、农房等“命根子”交由企业运作的实际,文化镇组织人员及时进村入户,召开坝坝会点对点动员,召开恳谈会一对一协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农户采取出租、入股的方式流转承包地,宝森科技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经营,按每亩林地、耕地400—600斤稻谷的标准保底流转租金,待合作社有经营收益后,再根据合作社收益年终按股分红。农民将闲散旧宅转让给公司有效整合,集中规划建设新村(聚居点)安置农户,农户除获得旧宅转让补偿外,购买新房还可享受公司以成本价10—40%的优惠让利于民,有效盘活了农村旧宅资源,间接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公司大量使用本地劳动力,技工每天就近就地能挣150至200元、杂工每天能挣60元,有效盘活了农村闲散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村民曾凡明老房子拆掉后,修了崭新的小楼房,一家7口通过补每平方米240元的差价,分到了一套约280平方米的楼房。同时,土地流转给宝森公司入股,一年一亩地可以收取600斤稻谷折合金额的租金,另有经营分红。他在公司当守夜人,一个月还有1800元的工资。曾凡明对此很是满意。
产村相融,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在燕桥村有了生动的实践。安岳县顺应农村群众享受城市文明、过上幸福生活的热切期待,引导企业打造新型农民社区,带动村级组织加强民主管理。目前,燕桥村新建新村(聚居点)2个,民居86幢,道路、绿化、亮化等均按城市标准配套;新建养老中心1个、房屋26幢,床位680个;新建水泥路20公里,建成文化健身广场2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45盏,水、电、气、讯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设施配套完善。同时,积极引导村级组织学习企业管理方式,借鉴社区管理模式,推进依法治村,倡导时代新风,培育文明习惯,促进管理方式由“代民作主”向“村民自主”转变,实现决议民主化、村务公开化、管理科学化、治理法治化。而今,反映农村低保不公正、村级财务不公开等信访诉求没有了,老大难的邻里关系、婆媳关系和谐了,村风更文明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燕桥村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推荐
5月31日,成都熊猫服务队联合国奥汇佳幼儿园、狮爱之光服务队、七个朋友情商乐园,来到安岳两板桥镇僧亭村小学欢庆六一。活动期间,熊猫服务队为学校捐赠了书籍、文具、书柜等,还给小朋友拍照,现场打印...
安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