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成安渝高速、资潼高速、成都地铁18号线资阳线和资三、资安、乐简、乐(至)金(堂)等快速通道,形成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无缝对接的区域快速交通运输网络。
●加快推动蓉昆高铁、绵遂内宜铁路、遂资眉雅铁路和乐(至)三(台)、乐(至)井(研)高速规划建设,实现“资阳双高铁、县县有铁路、县县三高速”。
●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小微通道建设,实现市域交通便捷化、畅通化。(注:成安渝高速已于2016年底通车)
一条小公路背后 是一笔民生大账
站在雁江区中和镇干沟村一个山坡上,从左往右望去,连绵的浅丘上,一株株低矮的柑橘树苗列队排开,向远处伸去。与树苗一道延展开来的是望不到尽头的环山公路,弥漫、延长、缩小,隐于山间。
这条宽5.5米、长15公里的通村水泥公路,贯穿中和镇5个村,连接起村上万亩农业观光基地,包含柑橘园、桃园、花卉园,其中一截道路通过镇上的东西南北干道,以后将外延连接花溪谷景区。沿路两旁栽下了三角梅作为隔离带。道路忽而顺山而上,忽而沿坡而下,忽而隐于山岔,忽而从半山间露了出来。白色的乡村水泥公路,宛如银色的飘带,在山间穿梭,给人“山舞银蛇”般的感觉。这条线路是中和镇政府打造的中和镇一日游精品线路。
“过去,这是一条破破烂烂的沙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轿车不想来,货车进不来,村民出行不方便,农产品运输很恼火。现在,路好走了,进进出出的货车、小轿车越来越多,每到周末进村来钓鱼钓虾的多了。”中和镇交通办主任苏先杜感慨道,村民出行不是开车就是骑电瓶车,赶集特别方便。随着这条通村水泥路通达深度通达效率的极大改变,村民们的生活更方便了,生产也更方便了。
万亩农业基地中位于干沟村的柑橘园已初具规模,树苗长势良好,再过一季就可以挂果出售了。这是由一家名为聚缘发的新型农村合作社承包所打造的集种植、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基地。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中和镇明月村,那里的通村水泥路格外让人赏心悦目。
公路两侧,白色的路肩齐整而厚实,路面平整而清爽,穿过山坡,穿过果林,穿过池塘,画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在规划的一日游路线上,已经有错落的农家小院、茶园和钓虾基地。 “公路从家门口过,安逸得很喽。”村民刘利全高兴地说。
路通畅产业旺 贫困村“摘帽”变身示范村
过去5年,无疑是明月村翻天覆地的几年。
2012年,明月村被确定为贫困村,村上15个村民小组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346人。以往村民零星种植经济作物,由于运输不便,大家的种植热情不高,大量土地变为荒山坡、杂草地。
要想富,先修路。
在这个贫困村中,12.59公里的水泥路陆续从全村15个村民小组内延伸开来,家家户户的门前都通上了水泥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路通畅了,村里的产业开始兴起来。
杨老九精品果业、欧式农场、东郊记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继到来,带动全村150户村民自发种植精品柑橘1100余亩、蔬菜300余亩,养殖特色水产500余亩,人均增收1000余元。
如今的明月村已经摘掉贫困帽,成为了“山上柑橘、山脚蔬菜、田中龙虾”立体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示范村,更荣获四川省文明村、环境优美示范村等多项殊荣。
路网日趋完善 将打造物流园和一日游路线
干沟村、明月村的通村公路建设,只是中和镇交通建设的缩影。
随着公路网建设日趋完善,行政村公路硬化的完成,形成了中和镇四通八达的道路运输网络。中和镇与周边场镇清水、丹山、保和的多条干道已建和部分在建。
罗永春告诉记者,遂资眉高速公路出口落户中和镇为当地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中和镇的乡村旅游建设和工业园区的选址都带来直接利好因素,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变革,工业园区定位以食品加工贸易为主,中和镇还将建立物流园,打造精品一日游路线,迎接八方宾客。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王勇 摄
新闻推荐
美丽雁城。本报记者王勇摄乐至南湖美景。陈松摄雁城三贤公园。本报记者王勇摄舒适的购物环境。本报记者秦建华摄柠都新城夜色。杨康忠摄□本报记者何柳城市品质就像一把标尺,衡量着一座城...
安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安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