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安岳火柴厂生产的一批火柴引发了大众的好奇心。火柴盒上,红蓝相间的简笔画,勾勒出一座阁楼状的建筑。当时的安岳,柠檬还没有大规模种植,安岳石刻的魅力也没有完全展示出来,代表城市形象的这个阁楼,究竟是“何方神圣”?
原来,此楼阁状的古建筑就是安岳县标志性建筑——奎星阁。奎星阁在很多地方都有修建,据古书记载,奎星是天上28宿之一,被当做文官之首,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在封建社会,奎星阁总是建在文庙之旁,在安岳,奎星阁不远处就有明进士坊、文庙等建筑。
安岳奎星阁占地319平方米,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由龙泉书院(现岳阳镇小学)移建于安岳县城东山上,经两次修葺,仍保存完好,且属少见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岳人对奎星阁有着特殊的眷恋,称赞其 “势如武汉黄鹤楼,形似南昌滕王阁”。奎星阁高18米共五层,八角飞檐,铜铃高悬,屋面是筒瓦,屋脊是仙人走兽,造型美观大方。被看作是安岳古城的 “城徽”,也是安岳文明的象征。
阁内悬挂一口大铜钟,重约150余公斤,通体精铜铸成,外层饰有耶稣遇难图、观音踏莲图和法国传教士半身像等图案,它将佛教与基督教,天界与人间融为一体。此钟原从法国进口,后来从大南街天主教堂移至此处,旧时作为全城报点时钟。据当地72岁的吴大爷说,过去家里有钟表的很少,每天都听这里的钟声来掐算时间。 本报记者 寇敏芳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礼张光才记者吴显云)近日,记者从安岳县法院获悉,该院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陈东组织办公室全体干警召开工作会议,对办公室2016年工作进行安排。陈东总结了2015年办公室工作,在充分肯定全体干警...
安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安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