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安岳新闻 > 正文

39年前,村里全是田坎路,用水要到山脚下的深井挑,做饭还得砍柴生火;当年插队知青 见证农村变迁

来源:南充日报 2016-04-08 17:49   https://www.yybnet.net/

  • " target="_blank">
  • " target="_blank">●曾江林

    “39年不见了,老会计,你还是这么精神!”握着顺庆区李家镇岳家沟村72岁村民万泽仕的手,彭蜀晋久久不愿松开。自1977年离开后,39年了,他还是第一次回到这里。3月20日,知青们回到顺庆区李家镇(原李家公社),回到上世纪70年代他们插队劳动的地方。

    39年前最高兴的事是杀年猪

    “刚到乡下时,觉得一切都很新奇。”现年62岁的刘生荣是这次“返乡大军”的发起者之一。他告诉记者,1975年,他插队到李家公社岳家沟村4队,当时刚高中毕业。由于是城里娃,家庭条件也不错,很少干过家务。初来乍到,他对农村的大山田野充满了好奇。尽管生产队对他格外照顾,让他去守粮食仓库,但很快,他就发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除了守仓库之外,还要上山砍柴,生火做饭,割草喂猪,下地种粮……什么都要会做。”

    跟刘生荣比起来,何庆海适应起来就快多了。“我巡过山,给棉花喷过农药,还栽过秧挑过粪……”何庆海说,他是1973年到的李家公社郑家沟村。1972年初中毕业后,没有上高中,他就在城里建筑工地打工挣钱,练出了一膀子力气,所以农村的活他样样都能胜任。

    “这是我们当年的聚集点。”在岳家沟村一处山腰,有一个用石头柱子和青砖黛瓦砌成的小四合院,院子的一侧已经坍塌。知青们站在院子里,回忆着当时一起做饭、洗衣、哭鼻子、恶作剧的一幕幕往事。刘生荣告诉记者,这房子是知青和乡亲们烧砖瓦、抬石筑土,亲手盖起来的,在这里,他度过了难忘的3年时光,也就是在这里,他和妻子黎元惠相识、相知并确立了恋爱关系。

    “当时大家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杀年猪。”何庆海回忆说,当时的主食以米饭红薯为主,谁回家带点面和肉,就是给大家“打牙祭”了。

    39年后花甲老人载歌载舞“逛新城”

    “变化实在太大了。”知青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走在干净的水泥路上,寻觅着过去的影子。“过去村里全是田埂路,一下雨滑得不得了。现在组组通了水泥路,出行太方便了。”彭蜀晋说,离开岳家沟村之后,他就一直在外地工作。39年后,这里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堰塘也由1个增加到了八九个,过去煮饭要砍柴生火,如今村民大都用上了电饭煲和煤气。

    “农村的生活跟城里差别很小了。”彭蜀晋说,以前当知青时,用水要从山脚下的深井打水挑到半山腰,一趟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现在村民都用水泵抽水到家。低矮的草房也不见了,到处都是粉饰一新的小洋楼,村民家里添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个别人家还买了小车。

    “这是我们当时的试验田。”在该村的枇杷基地,刘生荣告诉记者,那时,大家一起在这种小麦、油菜、豌豆等,尽管大家都很努力,但收成并不好。该村党支部书记万荣向知青们介绍,该村现已培育了300亩枇杷基地、300亩核桃和梨树基地,并被评为省级生态村。听到这里,知青们都激动不已。

    “没想到这里还有腰鼓、唢呐等乐器。”知青聚集点的山脚下,是新建的村级活动室。活动室外面,有儿童游乐设施、乒乓台、羽毛球场和篮球场等体育设施。最让刘生荣兴奋的是,活动室里安装了宽带,配备了电脑,还有大量书籍,村民们忙完农活,可以到这里看书上网。“李家公社当年也成立了文艺宣传队,乐器只有一把二胡和一把小提琴,小提琴还是当时的文艺骨干从家里带来的。”刘生荣说,他当年是宣传队成员,但大部分时候都是跑龙套。说到这,他拿起话筒,边唱边跳,为知青们演唱了一曲当年他最喜欢的歌曲《逛新城》。知青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跟随歌声跳起舞来,现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展未来知青村民一家亲

    “我并不是第一次回来。”刘生荣对记者说,1977年返城后,他在银行部门工作。39年时间里,他到岳家沟村来了数十次,平时也没有断了和乡亲们的联系,因为他忘不了当地乡亲们对他的知遇之恩。“公社干部像长辈一样关心呵护我们,乡亲们挤牙缝省口粮养活了我们。”刘生荣说,那时候,公社和大队对知青都非常关照,尽量分派他们从事煮饭、喂猪、巡山这些轻体力活,各生产队还轮流给他们送柴送煤。“淳朴的乡亲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影响了我们的一生。”刘生荣说,当年的公社老书记王永茂对知青非常照顾,他去世之后,儿子王太平也跟知青成了一家人。尽管现在大家都已年过花甲,有的甚至天各一方,但依然经常联系彼此惦记着。

    “这块土地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我们的深情厚谊,愿这份感情永远延续,愿这块土地更加繁荣。”在知青与镇村干部的座谈会上,作为知青代表,刘生荣深情地说。随后,大家就村镇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知青们希望镇村干部立足实际,在安全饮水、产业发展、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等方面继续努力。知青们还表示,愿意牵线搭桥,尽自己所能和乡亲们一起把“第二故乡”建设好。

    “我们私下里商量了,准备把知青聚集点修缮一下,那里距离村里的活动室很近,既可以作为村上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我们几个老哥老姐都退休了,没事也可以来坐坐。”刘生荣说。

    新闻推荐

    安岳县贫困村小建起了图书室

    四川经济日报资阳讯(记者汤斌)近日,资阳市安岳县清流乡八村小学的同学们分外高兴,因为,从此他们有了盼望已久的图书室。据了解,安岳县清流乡线沟村属于省级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传统...

    安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39年前,村里全是田坎路,用水要到山脚下的深井挑,做饭还得砍柴生火;当年插队知青 见证农村变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