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查看已挂果的柠檬炎炎夏日,一杯冰镇柠檬水,总能让人解暑消乏,食欲大开,柠檬是怎么种出来的呢?8月7日,在珙泉镇中心村4社的山坡上,笔者看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柠檬树,加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景美不胜收......
“2012年,我种了800多亩柠檬树,现在终于挂果了。”柠檬种植业主王革笑吟吟地告诉笔者,柠檬树一般3年挂果,5年丰产,生长周期可达20年。从她喜悦的眼神中,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48岁的王革,原是珙泉镇国家粮食储备库职工,1996年由于企业改制裁员下岗。对于许多下岗职工来说,重新找一份工作是他们的首要选择。可对于王革而言,她却选择了创业,下岗不失志的她,通过创业走出了一条别样精彩的人生路。
下岗后,王革从家中拿出所有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款,租用了一间门面,做起了饲料生意,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从最初年收入几万元发展到年收入几十万元,积累了丰富的经商经验,也为她攒下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2012年,王革在网上获取了柠檬的相关信息,经朋友介绍到资阳安岳县“中国柠檬之乡”对柠檬产业进行了考察,了解到柠檬全身是宝,是加工绿色产品的重要原料,国内市场前景非常好,遂产生了种植柠檬的想法。
庚即,王革在珙县四处寻找土地,当她得知珙泉镇中心村有大片土地因属于喀斯特地貌,种植其它农作物收成不好,村民外出务工,以致荒芜。她便请了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对中心村土地进行土质检测,因柠檬性喜温暖,耐阴,怕热,对土壤、地势要求不高,平地、丘陵、坡地都适宜栽培,技术人员认为该村适合种植柠檬。于是,王革与该村村民何保田两人合伙投资300多万元,组建了宣山柠檬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珙泉镇中心村800多亩土地,引进了安岳柠檬苗子进行了规模种植。
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种植,王革还专门聘请了农业局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了种植培训、指导。为了确保柠檬地水份充足,王革还投入100多万元专门修建了五口蓄水池。为了搞好柠檬树的管护工作,王革夫妇与何保田亲自带领当地村民参与种植、浇水、除草,还轮流到山上值守,随时观察柠檬苗子长势情况。中心村,成为他们种植柠檬的主战场。
“柠檬果成熟了,一亩地大概能产2000多斤柠檬,按市场批发价3元/斤计算,预计年产值能达到400多万元。”时间过去了三年,看到了满山的柠檬树挂果,王革看到了希望......
“我们一家人都在王总那里干活,主要给柠檬除草、浇水等管护工作,人均年收入有三、四万元,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根本就不需要再出去打工了。”珙泉镇中心村4社村民孙守琴说,目前,中心村大部分留守老人、妇女都在帮王革务工,每天能够挣到七八十元。
王革说,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现在专合社逐步发展壮大,帮助了中心村一部分留守老人、妇女的就业,我感到非常开心。
失业不可怕,失志才最可怕,从下岗到创业,王革深刻地体会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只要你愿意去寻找,有执着的信念,下岗也许会成为谱写更加精彩人生篇章的转折点。
(胡韵妍 赵兴乾)
新闻推荐
“今年茶叶卖了3万多元!”8月8日,正在茶园里采茶的宜宾市高县大屋村村民刘天奇开心地说。2012年,作为省级贫困村的大屋村,茶叶被确定为大屋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而包括刘天奇在内的贫困户也被列入重...
安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安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