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安岳新闻 > 正文

秦汉时期 杨姓进入四川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3-07 18:34   https://www.yybnet.net/

杨震画像

四川是杨姓发迹较早的地方和人口最多的省份。秦灭巴蜀后设置蜀郡,“移秦民万家实之”,估计里面就有杨姓人。从那以后,四川杨姓开始活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从扬雄开始,四川杨姓名人辈出,各领风骚。明朝新都杨氏家族4代人出了6个进士、一个首辅、一个状元,更是将四川杨姓的荣光闪耀到了极致。

与四川其他姓氏大为不同的是,如今四川的很多杨姓人,可上溯到历朝历代在川居住的先祖,明朝就有大量杨姓人从外省迁入四川。各个历史时期的四川杨姓人后裔,组成了如今的四川杨姓大家庭。

春秋战国时期

杨章封侯 陕西华阴杨氏崛起

起源于山西境内的杨姓,在赖以依附的杨国被晋国灭掉后,以国为姓,四散开去。主要是向西迁徙,个别支系从山西迁到江苏和安徽境内,散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的支系进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繁衍生息,后来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被迫向东南迁到江西。

战国时,秦惠文王的左庶长叫杨章。庶长由秦国创设,既是爵位又是官职,握有军政大权,地位相当其他国家的卿。春秋时期,左庶长是上马治军、下马管民的军政首席大臣,不是王室公族的大臣,没有资格担任这个职务。进入战国后,左庶长可由非王族大臣担任,专门协助国君统军作战并总管军务,是最有实权的军政大臣。商鞅变法后,庶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杨章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华阴侯,杨氏由此崛起。华阴就是陕西华阴,也称关西,陕西华阴就成了陕西杨氏(关西杨氏)的发祥地,杨章被尊为华阴杨氏的开基祖。秦汉时期新都杨仲续家族 谶纬学世家

秦汉时,杨姓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基础上,更为广泛地四处迁徙,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杨姓人的身影。秦灭巴蜀后,公元前314年,秦国派张若出任蜀守,“移秦民万家实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又迁六国豪富入蜀。这些移民,将中原地区的大量姓氏带到了巴蜀地区。史料记载,入川的杨姓,大多是从陕西和湖北迁来的。所以,在秦国和六国的移民里,应该有不少杨姓人。

西汉时,四川杨姓里最有名气的应该是辞赋家、语言学家扬雄了。扬雄本姓杨,那时“扬”、“杨”同音通用,基本上不分,他为了标新立异,就改姓为扬。所以,后世人把他的名字写作杨雄,也是正确的。扬雄这个人,大家都应该比较熟悉,这里就不用过多介绍。

到了西汉后期,河东杨氏里有一个叫杨仲续的人,被举荐为方正,到一个小县做县令。方正,指的是人的行为端正、品性正直,在汉朝可被举荐为贤士,朝廷进行考察后,可任命官职。这一点,有点像现在的人才引进、破格录取提拔之类的。

杨仲续任期满后,喜欢上了成都平原的淳厚民风,没有回河东老家,而是定居在了新都。

杨仲续精通谶纬学,对《尚书》翻得滚瓜烂熟,还暗地里研究家传阴阳学。杨仲续的孙子叫杨春卿,接过爷爷的旗帜,发扬家学,擅长图识学。

东汉初年,导江卒正(蜀郡太守)公孙述在成都称帝,国号成家(又说是大成或成),杨春卿为公孙述效力。光武帝刘秀派兵平定成都,杨春卿为表示对公孙述政权的忠诚,自杀了,留下遗嘱,叫儿子杨统好好研究家传阴阳学说。

杨统不负老爸的嘱托,潜心钻研,又不断地向四川名儒求教,终于成为精通谶纬学的名家。杨统推算阴阳很是灵验,官至光禄大夫。

杨统的二儿子杨厚,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比他老爸杨统还要厉害。每当有灾害变化发生,他都能事先推算预知,并且得到应验,大家认为他是个神人。后来,因不满朝廷奸臣专横,杨厚托病辞职回家,开办私人培训学校,主要传授阴阳学说。大家都想当神人,纷纷跑去报名参加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

没过多久,东汉的夜空中出现了一颗闪耀的星星——杨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家庭,先辈都是诗书达理、封侯拜相的人。杨震继承了先辈的优良传统,通晓经典,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之称。孔子是什么人?能和孔子相提并论的人,大家可以充分发动小宇宙想一想,那该有多厉害!

杨震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以清廉闻名于世。如今杨氏最有名气的堂号“四知堂”,就出自杨震。杨震在东莱任太守时,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县令王密深更半夜跑去拜见,拿出10锭黄金送给杨震,感谢他的举荐之恩。

杨震脸都黑了:这是什么意思?怎么能这样呢?王密说:“您就收下吧,夜黑人静的,谁会知道啊!”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谁知道呢?”这个事情传出后,杨氏子孙就以“四知”作为堂号,激励后人要洁身自好。

杨震的后世子孙,有很多人在朝为官,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杨震的大儿子杨牧,曾任荆州刺史。杨牧的后裔杨惠嘏曾任太原郡守,杨惠嘏的玄孙,就是创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

魏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三杨 分掌大权势倾天下

这个时期的杨姓,继续向各地迁播。氐族天水的杨氏异军突起,先后建立起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一度与弘农杨氏并称,成为西北显姓。

东汉末年,太尉杨彪和儿子杨修因为和曹操关系没搞好,杨修被杀,杨彪被罢官,由此影响了杨姓家族在仕途上的发展。曹魏当政的几十年里,杨姓家族过得比较郁闷。直到晋武帝司马炎时期,杨姓家族才得以抬起头来。“西晋三杨”杨骏、杨珧、杨济三兄弟辅佐司马炎,分掌军国大权,势倾天下。杨姓家族崛起,多亏了杨家的两个女子。

曹魏末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娶了杨家女子杨艳为妻。杨艳长得漂亮不说,还天资聪颖,擅长书画,老天对她真的是太慷慨了,什么都给她最高配置。265年,司马炎自立为帝,建都洛阳,年号泰始,杨艳被册封为皇后。

司马炎和杨艳生了一个儿子叫司马衷,被立为太子。但司马衷却一点没有继承父母的优良基因,生性愚钝。杨皇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成天想的是如何保住儿子的太子地位。俗话说,红颜命薄,杨艳37岁那年病重,临死前,她哭着请求司马炎把堂妹杨芷娶来替代她。司马炎同意了,把杨芷纳入后宫,册封为皇后。两位皇后,为杨家在西晋的得势与显赫创造了充分条件。

西晋王朝建立后,天下群雄似乎也疲倦了长年的战乱,加上西晋大力推进和平统一,很快天下就太平了。司马炎苦了大半辈子,腐朽的享乐主义思想冒了出来,不再关心国事,成天沉溺在酒色中。到了后来,他大力扩充后宫,嫔妃数千,一头钻进女人堆里,哪里还有什么心思打理朝政。

因为两位皇后的关系,杨家中的杨骏(皇后杨芷的老爸)、杨珧、杨济兄弟3人受到司马炎的高度信任,进朝辅政。这也不能怪司马炎同志,他的精力都在享乐上去了,杨家3人又不是外人,是皇亲国戚,一个是岳父大人,另两个是岳父的弟弟,把军国大事交给他们去办理,自己更放心。

司马炎对杨家3兄弟如此放心放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中了杨家兄弟的能力。他们的确不是纸糊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是当总经理,是为董事长司马炎打工,但他们一点也不把自己当作打工仔看待,而是把国家的大事当作自家的事业,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尽心竭力为司马炎抚外安内,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很快,西晋王朝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全国人口增加,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小康景象。后来,司马炎同志由于长期在后宫劳累过度,终于病重卧床不起了。驾崩前,司马炎留下诏书,对杨家兄弟鼎力辅佐朝廷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杨骏受托当朝理政。按说,事情应该朝着锦上添花的方向发展才对。对于杨家人来说,司马衷身上有一半杨家的血统,“三杨”仍然把持朝政,后宫有杨皇后坐镇,这天下简直可以姓杨了。

但杨家没有提防到的人,还是一个女人,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据史料记载,贾皇后长得比较对不起人,城府心机很深,性格凶悍泼辣。和杨艳相比,老天似乎对她是最低配置。可就这么一个女子,当初却是杨艳极力要求娶回家的。而且,司马炎后来发现贾南风逼迫司马衷的其他嫔妃流产后,想要废掉她,又是杨芷、杨珧出面求情,才保住了贾南风的太子妃地位。

杨家本以为种下的是花,结果长出来的却是刺,而且是致命的毒刺。贾南风在当太子妃时,就对杨皇后及杨家人的得宠心怀忌恨。当上了皇后,她就开始密谋除掉杨家势力。贾皇后暗中勾结杨骏的反对势力,杀害了杨骏。后来又杀了杨珧、杨济,并灭其族,废掉太后杨芷,贬为庶人,第二年干脆把杨芷弄死。杨家遭到毁灭性打击,死伤数千人,成为西晋史上一起特大事件。

307年,晋怀帝司马炽即位,为杨芷及杨家平反昭雪。但已经晚了,此后的150年间,杨氏家族一直颓然不振。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杨坚建国 唐朝出了11个宰相

北朝末年,天下割据,乱成一团。老百姓都期待着继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能来个第二次大统一,但就不知道那个堪比秦始皇的人是谁。历史的重担最终落在了一个杨姓人的肩上,他就是杨坚。

杨坚是东汉“关西孔子”杨震的后裔。从杨坚的五世祖开始,杨家为北魏政权效力,势力一步步壮大起来。后来,北魏大臣宇文觉废西魏,建立北周,杨坚的老爸杨忠成为北周开国的12个功臣之一。

杨坚娶了北周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与周明帝成了连襟(四川人叫老挑)。后来,杨坚的女儿杨丽华被周宣帝宇文赞立为皇后。这样的姻亲关系,让杨家和北周皇室的关系无比亲密,大有西晋初期的杨家风采。但杨坚比当初的“三杨”胆子更大,步子迈得更快。

周宣帝病死,继位的周静帝只有8岁,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控制了北周的军政大权。杨坚一一平定反对自己的北周残余势力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废掉周静帝,自立为帝,建国号隋,改元开皇,定都长安,史称隋文帝。

隋朝建立,杨姓成了国姓,杨氏家族进人空前显赫的时代。

杨坚的四儿子杨秀,被杨坚立为越王。后来封在四川,拜柱国、任益州刺史。杨秀长得很帅,文武全才,就是有点喜欢奢侈的生活,高富帅一般都喜欢这样有品质的生活。但杨坚很不高兴,加上杨广在一边不断说坏话,杨坚就把杨秀贬为庶人,并幽禁起来,后来被宇文化及杀害。

杨秀有幼子名杨孝明,小名爪子,为夫妻所最爱。据说,杨秀被贬为庶人前,预见到哥哥杨广会对自己不利,悄悄把最喜爱的小儿子杨孝明隐藏在四川。杨秀被幽禁后,杨孝明见四川也不安全,就进入福建,住在浦城,子孙分布在福建多个地方。湖广填四川时,这支杨姓有一支进入四川,又从四川向外迁徙,遍及全国各地。

隋朝灭亡后,杨姓充分发扬不抛弃、不舍弃、不自弃的精神,迅速转变角色适应新形势,不但没有从此颓废,反而在唐朝继续发展,11人当过宰相,名将、名臣更是难以计数,成为仅次于李姓皇族的天下第二大家族。11个宰相都是杨震的后代,既有安邦治国、忠臣贤相之才,又有专权误国、奸臣民贼之人。

唐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入闽,随从的校尉中,有杨永、杨珍等,他们的后代散居闽、粤、台、澎等地。

873年,云贵一带的南诏王国攻进播州(今贵州遵义)。杨震的后裔杨端与舅舅谢氏,带领令狐、成、赵、犹、娄、梁、韦7姓将领,收复播州。876年,杨端开始统治播州,他的后代一直世袭播州宣慰使。直到700多年后的明万历28年(1600年),杨家的土司统治才结束。在这700多年里,杨姓在云贵川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贵州第一大姓是杨,云贵川的杨姓,大多是播州杨氏的后裔。

唐僖宗广明元年,黄巢起义,唐僖宗逃往四川成都。住在长安的杨珂,带领整个家族跟着逃到四川,定居在绵竹。杨珂裔孙,后来向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播迁。宋元时期四川杨姓 人才辈出崭露头角

到唐宋时期,杨姓已广泛分布在江南广大地区。进入湖南、湖北和两广的杨姓,与当地土著居民联姻。现今湘黔桂交界地区的少数民族中的杨姓,几乎是杨震的后裔。华阴杨氏继在隋唐大显身手后,北宋时又出了一个满门忠烈、精忠报国的家族,这就是妇儒皆知的杨家将。

北宋末年,宋室南渡后,杨姓家族跟着纷纷迁入江南。在迁入福建的杨姓中,以杨时最负盛名。杨时,世称龟山先生,“东南三贤”朱熹、张栻、吕祖谦,是他的门生。杨时师承程颢、程颐,位列程门四大弟子,著名的历史典故程门立雪、洛学心传的主人公,就是他。

史料显示,宋朝时的杨姓人大约有210万,是第七大姓。四川杨姓人口最多,大约有52万人。四川的杨姓人才辈出,纷纷建功立业,开始在全国杨姓人中崭露头角。

宋太宗时期,绵阳人杨允恭当上了广连都巡检使。在任时,他大力剿捕危害沿海的海盗,使沿海一带的居民得到了安宁。后来督理江南水运,又将绿林江盗悉数扫清。因功绩显著,他又被晋升为荆、湖、江、浙都的巡检使,不幸在任内病逝。

北宋时,眉山人杨椿,曾在省试中考了第一名,颇有政声。因为与秦桧不和,被罢官。后来再被任用,当上了兵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南宋末年,另一个眉山人杨文仲,在元兵渡江时,其他人都纷纷逃散,只有他继续坚守在皇帝身边。南宋灭亡的那一年,杨文仲去世。

遂宁人杨辅,南宋宋孝宗时的进士,最初担任利西安抚使,后官至宝谟阁学士、四川制置使,又担任过兵部尚书、建康府知府兼江淮制置使。

元朝末年,在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的杨姓人,开始较大规模地向海外移民,迁居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明清时期新都杨家 父亲首辅儿子状元

史料记载,明朝时,全国杨姓大约有210万人,和宋朝的人口一样,但在全国的姓氏排名中,却升了一位,为明朝第六大姓。浙江取代四川,成为杨姓第一大省,人口大约有23万。四川杨姓人口大幅减少,在全国杨姓省份中排名第6位。

元末明初,湖广一带遭受空前浩劫,尤其是湖南的长沙、常德、益阳、湘潭等地,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朱元璋看到这个样子,采取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江西、浙江的大批杨姓人,迁到了湖广地区,成了如今湘东、湘中、湘北大半个湖南杨姓的先祖。这些杨姓家族,后来在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中,又大量迁入四川。

安岳鱼龙的一支杨姓,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朱元璋洪武3年(1370年),这支杨姓的始祖杨景聪,从江西吉安迁到湖南沅陵,然后迁到泸溪县的武溪镇,又迁到白羊溪乡瓦屋场,最后迁到永兴场乡。

到了清初,杨景聪的后裔中有个叫杨宣泰的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身世极为悲苦,大家叫他“路儿”。康熙58年(1719年)招民填川,7岁的杨宣泰思念母亲心切,哭着拒绝外迁。奶奶杨滕氏哄他说:“去四川的路上会经过你妈妈的门口,你就能看到她了。”杨宣泰这才擦干眼泪,听了祖母的话。

杨滕氏带着另一个儿子杨伏馨和孙子杨宣泰进入四川。经过长途跋涉后,在安岳县喜井乡石庙寺下庙河沟(今安岳县鱼龙乡高塘村9组踏水桥水库旁),插占了12亩地。这就是这支杨姓“两婆孙下川”的故事。

杨宣泰是个争气的人,他靠着双手在新的家园艰苦创业,有了钱就购产业、买良田。到后来,他有了600多亩地,成为当地的一个大财主。杨宣泰的子孙繁衍昌盛,散居在鱼龙乡各村。

明朝初年,也有从外省迁入四川的杨姓。湖北黄州府麻城县人杨文焕,在明洪武2年(1369年)入川,定居在荣县荣川乡公井天池山下老栗湾。杨文焕有4个儿子,一个女儿招婿入赘。女婿姓谢,带来巨额财产,杨家为女婿更名为杨天锡。杨天锡的两个儿子取名为谢继杨、谢续杨。清乾隆27年(1762年),杨谢两姓在天池山下老栗湾合建宗祠,称为杨谢祠堂。

这支杨姓经过500多年的繁衍发展,子孙繁茂,散居在荣县、贡井、富顺、威远、宜宾甚至云南、贵州等地。光绪5年(1875年)的家谱中记载:“今成丁者不下万数……官阶自五品以下问有其人。”这就是说,学业有成、经营有道、为官治政的杨姓人,多的是了。

北宋杨家将杨业的第17世孙杨锦,在洪武4年(1371年)随汤和、廖永忠伐蜀。洪武30年(1397年),杨锦驻守利州(今广元),平定沔县田九虎叛乱后,升为利州指挥使。不久,明朝设立利州卫,杨锦兼领秦、蜀各卫,被封为武德将军。杨锦有5个儿子,都安家在广元。杨锦的子孙9代都当上了利州卫指挥使,杨家被称为“军家杨”,威震川北。杨锦的子孙遍及今广元上西、元坝、旺苍等地。

明朝时,四川杨姓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新都的杨姓家族了。4代人出了6个进士、一个首辅、一个状元,至今仍是四川的一大骄傲。

清康熙29年(1690年),康熙帝颁布《入籍四川例》和《垦荒令》,鼓励移民入川,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由此开始。1691年,住在山西天全州的杨礼芳为求生存和发展,带着一大家人背井离乡,取道陕西南下,沿着蜀道翻越秦岭进入四川。到四川后,经艰难选择,最终在崇州西门外朱氏街火井塘落业。然后修建茅屋,垦荒造田,艰苦创业,繁衍后代。杨礼芳这一支族人被称为火井塘杨氏,杨礼芳成为火井塘杨氏的入川始祖。

湖广填四川期间,湖广杨姓人大量入川,使得四川杨姓人口激增,重新夺回杨姓第一大省的殊荣。

/读者互动/

加微信公众号看更多百家姓知识

2014年4月5日,“四川百家姓”启动了第一篇报道。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详细报道了王、(铁改)余、萧、潘、傅、刘、孔、廖、邓、李、易、冯、白、罗、贺、谢、滕、方、吴、汪姓等,正在报道杨姓。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盛赞华西都市报为传承中国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

读者如想查看此前的报道,一是可通过华西都市报电子版(网址www.wccdaily.com.cn)查询,二是订阅微信公众号“四川百家姓”(scbaijiaxing)。因报纸版面容量有限,微信上推送的文章比报纸文章更详尽、更丰富。微信上推送的姓氏,是根据报纸报道的进度陆续推送的,正在不断完善和丰富内容。读者要想获取某个姓氏的文章,只需发送姓氏即可。如想查看“王姓”文章,只需发送“王”(不含引号)即可。

如果您的家族有鲜为人知的故事要与大家分享,如果您想把对姓氏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示出来,如果您想得知自己所在姓氏的根源和故事,如果您想寻找在川宗亲家族,欢迎拨打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028-96111。

新闻推荐

超载50吨利润多得3000元 超载砂石车“威胁”遂安快捷通道

遂安快捷通道,前方即是白米沟大桥。白米沟大桥已出现安全隐患。遂宁市委市政府挂牌督办,重拳整治对于拥有4万常住人口的遂宁安居区而言,遂安快捷通道的重要性无可替代,该通道连接遂宁主...

安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秦汉时期 杨姓进入四川)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