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早上8点半,在自贡市气象台,市气象局四级调研员杨华、业务科科长牟鸿鹄和天气预报员李钰春守在气象预报预测平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云图资料,并不时调阅资料。“只要工作需要,每一天都是工作日。"他们说。
从信息的采集、分析、模式换算、会商到最后得出结论。“起始点是观测,到达民众中间经过很多流程。" 牟鸿鹄向记者介绍着每天的气象工作,鼠标在两个电脑屏幕间拖动,不时还在纸头上写写画画。
宽敞明亮的工作室里,大大小小的显示屏布满了整面墙,自贡各个区域的实时气象信息在最上端的LED显示屏上滚动而过。
这个每天向全自贡市民发布气象消息的工作室,365天、每天24小时有人驻守,即使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
“只要安排了值班,无论是不是假期,大家都没有怨言。"家已安在成都的李钰春说,参加工作4年,自己几乎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假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样重大的专项气象服务保障,就更没有人会计较是否是假期了。用她的话说,“既然在岗就要把工作做好。"
“新时代,新气象。"作为一名老气象工作者,杨华对自己从事了30余年气象工作这样概括。他说,现在的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服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气象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并向智慧气象发展,从技术硬件手段的落后,到建设和发展为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了。
如今,人工观测已正式被自动观测所取代。常规气象要素实现了自动化观测,观测数据可实现分钟级的采集,采用地面通信和卫星通讯网络传输,观测数据更加稳定、准确、客观。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的业务化应用,使用大量的数值预报产品,使“天气预报准确率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提高到了现在的85%以上。像国庆这样的重要天气预报,通过滚动的专题预报分析和省、市气象台的每日会商,其准确率已提高到90%以上"杨华介绍说。(记者 周嘉)
新闻推荐
(记者卜一珊)为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秋季爱国卫生运动,营造干净、整洁、祥和、文明、卫生、健康的环境,喜迎新中国成立...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