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自贡 今日荣县 今日富顺
地方网 > 四川 > 自贡市 > 今日富顺 > 正文

只要百岁奶奶健康 日子就有奔头 养父离世 她带上奶奶外出打工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1-09-03 01:48   https://www.yybnet.net/

扫码看视频李文英夫妇陪奶奶聊天李文英带着奶奶在外面散步奶奶看电视,李文英夫妇给她介绍剧情

菜上桌后,李文英拿着小碗,先挑走了一部分:五花肉里最软糯的几块,炖得烂烂的没有皮的茄子,再夹上一筷头最大最嫩的鸡蛋。

“奶奶牙口不好,只能先挑最绵软的吃。”或许是感觉到有客人在场自己先上手扒拉菜不太礼貌,她抬起头解释,脸蛋红红的。

在老家四川,李文英夫妇因“带着百岁奶奶去西安打工”被传为佳话。这一幕,正是她照顾奶奶的1000多个日夜里,最平凡最不起眼的一个瞬间。

爸爸车祸去世她外出打工带上奶奶

一间租来的民房被隔开,外面的走廊是厨房,全屋采光最好的一处给了奶奶作卧室,另一处摆着两张床,李文英夫妇和6岁的儿子住在这里。

房子是2017年初刚带着奶奶来西安时租的,回想起当时的窘迫与无措,夫妻俩已经觉得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太多。

“原本是我和丈夫在西安打工,我爸在四川老家照顾奶奶,2016年10月,我爸突然出车祸去世了,奶奶90多岁了没法一个人生活,来年开春出来打工时,我们就把她一起带上了。”说起这个故事的开端,33岁的李文英语气平静。事实上,当时她和丈夫才刚刚要了孩子,不仅要照顾1岁多的宝宝,还欠了一屁股的外债。而奶奶除了年岁已高,因此前摔过两次,还不能下床行走,吃喝拉撒都需要人服侍。在这样的前提下带着奶奶一起出去打工,显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李文英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我还有两个姑姑,并且都住的离我们家很近,也不是完全不能照顾奶奶,但是我不放心。”她介绍,父亲和奶奶相依为命了一辈子,突然遭遇意外后,老人崩溃了。

“除了晚年丧子的痛苦,她可能也一下子失去了安全感,害怕没有人管她,脾气变得怪异、暴躁,一会会见不到人就要喊。”为了抚平奶奶心中的痛苦和不安,李文英夫妻俩在家里待了小半年陪伴她、安慰她,“后来因为一直在家待着不赚钱也不行,我们干脆决定带她一起走,一来用实际行动让她安心,二来她在身边我也踏实。”

孝顺孙女是奶奶33年前捡来的弃婴

奶奶的卧室不大,但收拾得紧凑、整洁。床头的小电视里播放着电视剧《西游记》,老人半躺着,边看边用四川话骂电视剧里的“坏人”。见到有人进来,她从床上坐起来,拱起双手作揖,招呼记者“坐”“喝点水”。李文英帮她把压歪了的帽子戴正,她不好意思的笑起来,面色红润。

“奶奶现在除了听力不太好,需要人大声喊着说话,别的还行,平时最喜欢看电视,我们就一天到晚给她开着。”这样的迁就,与每顿饭前必先挑选食材中最鲜嫩的部分给奶奶吃一样,是李文英孝顺老人的方式之一。4年来,她家蒸的米饭永远是“软塌塌”的,尽管夫妻俩都不太喜欢吃肥肉,买肉也会尽量挑肥的买,因为瘦肉奶奶咬不动。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细致入微的照顾背后,还藏着一个“非亲生”“没有血缘”的故事。原来,李文英是奶奶杨乾芳33年前在四川老家捡来的一个孩子。“那个时候家里穷,我养父李元厚40岁了还没有娶到媳妇,奶奶就收留了我当作孙女养。”李文英告诉记者。

李文英不止一次听奶奶念叨过,“1988年,孩子刚捡回来的时候身上还遗留着血迹,那么小一点点,我还担心养不活,没想到一转眼就长这么高了。”这总让她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如今做的就是一个“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最应该、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爸妈的孝道潜移默化影响着6岁儿子

“要是没有奶奶和爸爸,我这条命可能都没有了。”回忆起过往,李文英的声音稍显低落。“他们对我从来都是掏心掏肺的好,我爸在外面别人给他一颗糖,他都要拿回来给我。家里穷,但只要有机会去镇上,他就会花钱给我买麻花、买气球,只因为我喜欢。奶奶我是从小就跟着她睡的,很依赖她。”

因为觉得“爸爸没来得及享到自己一点福”,李文英时常觉得遗憾,也更加觉得有责任替爸爸照顾好奶奶。

“在我的记忆中,我爸爸也是一个很孝顺的人,家里条件有限,买了肉他自己从来不吃,就给我和奶奶。奶奶爱喝雪碧,他就走老远的路,去给她买回来。”在李文英看来,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导与传承。

而如今,爱和感恩还在这个小家里蔓延、承继。“我老公也是一个特别善良孝顺的人。爸爸刚出事那会,要安抚奶奶,还要照顾小孩,我觉得未来一片迷茫,几乎得抑郁症了,是我老公坚定不移的告诉我他可以帮我一起扛,陪我走过来的。”李文英介绍,自己生了孩子后腰不太好,干不了吃力一点的活,背着奶奶出入、洗澡,都是丈夫刘军监帮忙完成的,平日里,他赚钱养家之余,还包揽了不少家务,“饭几乎都是他做的。”

提起这些,35岁的刘军监却挠挠头,觉得“微不足道”。“结了婚成了一家人,照顾老人是应该的。这不是负担,是责任。”他还记得最初见奶奶时的样子。“我俩老家在一个地方,2008年经人介绍认识的,当时我去她家老穿同一件外套,奶奶看见了偷偷问我爱人是不是没钱买衣服,还打算给我钱让我去买,这些好我永远都记得。”

李文英和刘军监的儿子今年6岁,尚不太懂得孝与爱的真正含义,但也已经知道有好吃的东西要先分给“祖祖”一半,逛超市看见软的东西就惦记着这个“祖祖”能吃。

再苦再累也要替爸爸把奶奶照顾好

除了孝与爱,让这个小家庭可爱又可敬的,还有一个关于奋斗脱贫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李文英一家原是四川自贡市富顺县板桥镇龙乘村二组的贫困户,如今,靠着外出务工和政府的帮扶补助,一家人成功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我爸以前患有肺结核,干不了体力活,只能勉强种个庄稼,奶奶身体也不好,两个人常年都要吃药,我小时候,家里穷得半斤菜油能吃半年,年收入估计也就两三千元。”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李文英从小就想要早点走出去赚钱,帮家里改善生活。初中毕业后,她执意选择了外出打工。“我也想好好上学,可是看着爸爸和奶奶头发一天天变白,我心里真的很焦虑,害怕等我20多岁再去赚钱,他们不在了。”

最开始,李文英在广东东莞的录音带厂打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只休息一天。“这份工作要用针把带子上的零部件戳进去,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扎到手了还不能停,因为要跟流水线,只能下班再把血挤出来以免化脓。一天的班上下来,常常扎得手指上全是洞。我爸听说后心疼,让我回来,可是我不愿意,车费都没挣回来咋能打退堂鼓。”凭着这一股子不服输的劲,李文英挣到了人生第一笔600元工资,之后每两个月,她就打500元回去,照顾爸爸和奶奶的生活。

此后几年,李文英又先后到了江苏无锡、西安等地打工,除了去工厂上班,身体单薄的她还曾到工地上做工。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将种种帮扶政策向他们一家倾斜,一家人的日子实打实地好转起来。近年来,李文英又和丈夫搞起沙发床垫维修服务,靠在线上接活赚钱养家。

“我公公有一手维修沙发床垫的好手艺,之前就带着我老公做这个。这几年我也专门学习了一下,有活了就跟着我老公一起上门做。”李文英说,受疫情影响,这两年沙发床垫维修的生意相对较淡,她和丈夫有意重回工地工作。“累肯定会比较累,但只要奶奶不生病,孩子健康长大,我们再累都是有奔头的!”

文/本报记者张晴悦

图/视频/本报记者代泽均

新闻推荐

绵泸高铁内自泸段试运行 成都1个半小时飙拢泸州

试验动车组从成都出发泸州高铁站站房外观泸州高铁站站内造型平均时速250km,一路向南行驶。从成都出发预计1个...

富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只要百岁奶奶健康 日子就有奔头 养父离世 她带上奶奶外出打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