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渡品味悠悠岁月。 川江都市报记者 曹卫兵 摄
◎陈鑫明
“官渡”的由来
“烽火隶宁静,四郊不得安。
西南战益苦,推波犹助澜。
盗贼乘窃发,里闬为摧残。
扶老复携幼,呼救洹河船。
望水不可渡,泪下如珠连。
林鸟惊悲啼,江流声咽酸。
慈航期普渡,往返如翔鸾。
渡人尽出险,俯仰天地宽。
济度舟晓发,下有十八滩。
安民须定乱,降伏天下安。
长享太平乐,永免离忧叹。
男耕妇得织,天下安如盘。”
这首“江阳竹枝词”,在冱水河官渡两岸流传至今,诉说了兵荒马乱之年,乡亲们偕老扶幼,渡口待舟之急、之忧、之苦,唱出了官渡两岸人家与济渡的情结恩怨。
据清乾隆二十四年重修的《直隶泸州志》记载:“官渡场,距城40里为境下十大乡之会文乡。”“津梁卷”中又记载,官渡为水陆码头,陆路东南至来龙场20里,南至胡市场20里,北至牛滩场30里,东北至金龙山场15里。水路有舟楫之利,以当官道而行旅甚多。清康熙元年(即1662年),州官熊梦鹤为食盐之事,从冱河水往返富顺、自流井盐场,以期来年入境之盐可以按月以舟运来。这年,适逢冱水河发大水,呼船家渡河,然因水流湍急,江面宽广,不见船来,心急如焚,若过了洽谈运盐之期,城中无盐上市,必引起恐慌!
一天过去了,不见船影,两天过去了,也不见开渡。对岸玉峰渡口边那棵大黄桷树,早已被水淹至树杈,哪有什么渡船开来?熊梦鹤待渡已多日,贩夫走卒、士农工商希望在此设立“义渡”,方便过往行人的万言书,已送到了官衙。
州官待渡三日,岸边落旗滩水月寺僧空明乘竹筏而来,愿相送州官渡河,以解一州百姓食盐大计。只见空明小和尚,身轻如燕,竹筏水面如箭,平稳如走平地,把熊梦鹤和师爷、仆人一行,安全送过冱水河,赶在约定时日到达盐关上。
半月后,熊梦鹤一行返回玉峰渡口时,小和尚早已向渔家借来乌蓬小舟,接州官大人渡河。此时,大水已退去三丈,江面平静,上了渔船,空明挥动双桨,开口高唱:
“江天水国是吾家,水月寺中伴天涯。
只道旁人风趣好,瓦瓯斟酒下红虾。
河风吹浪撼渔舟,百感茫茫动客愁。
上下渡口船家少,渡头苦等是农夫。”
空明小和尚唱的山歌无意,而州官熊梦鹤却听进心头。“渡口”是指过往行人的码头,“舟楫”是指河上的坦途,这儿地处水陆交通要道,无舟则不能渡。为解民悬,遂决定在此设立“官渡”,由州衙筹款买舟、雇人以渡。
熊梦鹤回到城内,命师爷立即办理官渡之事。乡亲们听闻州官设渡,七老八贤都来出主意、择渡口、看江流、选址、筑码头、伐樟木、造渡船,物色打渔人家为渡船工,拟定“义渡规章”和“乡约”。康熙三年春(即公元1664年),义渡开船。
这天,冱水河两岸,聚集了周边海潮、兴隆、朱家坪、瓦子、中兴、大坳、天洋坪、金龙、来龙场、胡市场的乡民,赶来参加义渡开船大典。水月寺空明扶着长老来了,金龙山西昙庵主率众尼也来了,沿河十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正午时分,州官宣布:义渡开船!岸上铁炮三响,锣鼓喧天,高喊声、呼叫声、欢笑声回荡于河面。
两岸七老八贤请水月寺长老和西昙庵主持出面,为感谢州官设义渡之功,决定将义渡取名:“熊官渡”。熊梦鹤一听,惊言:“不可,义渡则济度,平远渡耳。”
熊梦鹤还在水月寺落旗滩设了官渡,大石磊也设了官渡,后来人们便统称冱水河上的三处渡口为“官渡”。康熙七年(即公元1667年),熊梦鹤治泸政绩由四川总督报礼部、户部,奏请皇帝旌表。梦鹤升任夔州知府,临别泸州时,城下百姓在馆驿嘴码头,为州官大人送行。
空明小和尚奉长老之命,前往为州官践行,有诗云:
“济渡设冱河,力解黎民忧。
往来如平地,世代谢恩公。
官渡得民心,造福众百姓。
清风两袖去,始觉心和平。”
据清乾隆二十四年重修的《直隶泸州志》记载:“官渡场,距城40里为境下十大乡之会文乡。”“津梁卷”中又记载,官渡为水陆码头,陆路东南至来龙场20里,南至胡市场20里,北至牛滩场30里,东北至金龙山场15里。水路有舟楫之利,以当官道而行旅甚多。
“官渡”生活画卷
“濑溪河水似明镜,高低倒影山摇光。
渔舟点破换空碧,十里画廊映残阳。
官渡人家捣衣声,岸头石滩此霓裳。
老街灯火小巷月,酿酒火灶争春忙。
寻根古镇寄桑梓,心忧血热神飞扬。”
伴随着暖暖春风,乘车经安宁、石洞、双加,在前往金龙、官渡的农村水泥路上行驰。透过车窗向外一望,公路的两边,荼籽开始收了,因雨水少而荼籽收成比往年略低。农家房前屋后,桃李花都谢了,但还看得见杨槐花,一串串的挂在枝头。这条路上,上学的孩子多,由老师带着上下车,家长只送到公路边,每天如此,待下午放学时,又来路边接回家,这就是村小,孩子们读书上学之路。
金龙山场,乘客下了,只有两人前往官渡,司机只能等待。20分钟后,又有人上车了,车才开动,待车到达官渡时,已是上午九点多。
官渡场,历史久远,早在宋代就是城下草市之一,因东大路、水码头在这儿交汇,成为东西南北中的物资集散地。明朝时期属会文乡,清朝时期也没有变动,民国年间则一直是“官渡场”。1950年到1958年,官渡行政区划虽归区数(属)有变,其名一直延续至今。
官渡社区的韩天富陪伴笔者,走进官渡古场老街。老街分正码头,即从渡口上来入场的正街,左边是后街,街长约200米,石板街面,宽约两三米;街的两边是店铺,木门、木窗、木柜台,堂口是做生意的,后屋堆着杂物,有厨房、小花园,楼上住人。一家连着一家,一户紧挨一户。
82岁的伍云开说,官渡场在泸县是大场,距城(小市)25公里,场期一、四、七。赶场天,凡半天路程的商家客户和乡民,都前来官渡买进卖出,老街上米市、猪市、牛市、肉市和土特产品,农具、家具、小五金、百货、油、粮、盐、糖、烧酒应有尽有;特别是官渡下场和鱼市甚是热闹,鱼贩子把濑溪河出水的鲢子、黄辣丁、鲤鱼、鲫鱼,从船上买来,运回县城,鱼老板都赚了钱。官渡场的白酒好,酒香,浓度有五六十度。
场上的茶馆、饭馆最多,栈房已有好多家。铁匠铺主要为河下造船打船丁、打农具;场头边的马帮,赶场天有几十匹马,驮着货物走富顺、自流井的很多。河边上力行为上下船码载、起货、养活了不少下力气的人家。
渡口上一群洗衣女子在笑声中,窃窃私语着,一提、一抖、一飘、一柔,非常有节奏感,那木棒下的捣衣声,在水面上回荡,女子的笑声随波而去,描绘出一幅官渡人家平静生活的画卷。走在官渡场的街巷上,看到的是明清时期的川南民居——平房、瓦盖、夹壁、柜台,听到的是悠悠岁月、沧桑年华,仿佛一下子跌入了另一个时代。
新闻推荐
春节将至,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身体状况怎样?吃穿有保障吗?带着这些疑问,富顺县公安局兜山派出所民警结合正在开展的“访民意...
富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富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