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自贡 今日荣县 今日富顺
地方网 > 四川 > 自贡市 > 今日富顺 > 正文

遇见富顺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9-05-0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富顺文庙。老城远景。川菜经典豆花饭。县城全貌。□本报记者 曹习斌 袁晖

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诚然,这真是睿智的论断。

4月15-19日,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19年年会暨2018年度四川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评选会在富顺举行,期间主办方还组织了“千年之约·豆花等你”全川媒体走进富顺采风活动。

遇见富顺,才知道她不仅仅只有盐和豆花,在她亦古亦今的城市叙事里,我们触摸到了“千年古县”的悠悠文脉,也领略到了新兴工业园区的加速生长。

谷雨时节,花开满城。在这里,全川媒体共同见证了一个古县的春之蓬勃。

城市名片之一:千年古县

富顺井盐始于晋武帝太康年(280年)间,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因盐设县,迄今1400多年历史,是中国井盐发祥地之一,曾因盐业、农业并盛而富甲四川,被誉为“银富顺”。2007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县城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以及西湖、千佛寺等人文古迹。

15日下午抵达富顺,迎面而来的是双向八车道的宽阔路面,视野里还有一簇簇正在拔节生长的楼群,让人即刻感受到了城市发展的巨大张力。

这就是“豆花之乡”富顺?这就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四下环顾,疑惑和薄暮一同升起。

及至黄昏时分,从新区来到老城区,才蓦然找到了似曾相识的亲切。暮光里,狭窄的街道,雕花的门窗,匆匆返家的人群,光影交织,带着时光的痕迹,溢出了生活的烟火气息。

漫步在开凿于宋代的西湖边上,沿岸的柳树已有婆娑的姿态,湖里的荷叶才刚刚高过水面。一旁的友人遗憾我不能看到荷花逶迤盛开的场景,可亭台楼榭,曲桥勾连,已是蔚然可观。或许,还可以静坐遥想,当年明朝状元杨升庵与熊过泛舟西湖,对酒当歌,是否走过我脚下的青石路?那一池荷花可会轻轻颔首,田田荷叶漾起凝碧的波痕?如今,他们留下的诗句和刘光第等人的作品一起镌刻在湖畔的文化墙上。由本地书法家书写的历代名家描写西湖的诗篇,成为了新的文化景观。

暮色降落,老街的灯笼一盏盏亮了。晨光桥下,沱江奔涌向前,不舍昼夜。

第二日中午,我与几家报社的同仁们同往狮市古镇。历史上,沱江是承载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狮市、赵化、长滩是当时繁荣的水码头。历史的风烟散去,狮市依然在江边斜坡上伫立并守望。

沿着解放街拾级而上,茶肆里,悠闲地喝着盖碗茶的多是老者。阳光倾泻而下,风火墙上蒿草的影子落在石板路上,老街一边明,一边暗,像是老照片。而宅大院深的观音阁、天后宫、川主庙、文昌庙等清代建筑群落,让我们领略了“街中有庙、庙门成栅”的奇观,川主庙前的戏台,木雕尤其精湛。两位美女同仁欣喜地登台拍照,她们的长裙在风中漾起,青丝缭乱了眼睛。一瞬间,我们竟有些恍惚,那戏台上的女子是谁?春深似海,柳絮纷飞,历史和现实好像不经意地擦身而过。

城市名片之二:才子之乡

富顺自古文风开化,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曾考中进士238名、举人807名、贡生863名,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著名人物有“景泰十大才子”之首的晏铎、“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过、“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厚黑学创始人李宗吾、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宋育仁、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陈铨、红军将领邓萍、革命烈士江竹筠等。

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的富顺文庙是川内保存完好的四大文庙之一。其间还有一个人与一座文庙的故事。据1993年版《富顺县志》:“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富顺知县邓仁坤以文庙年久失修,亟待修茸,特请萧永升等县绅商议培修事宜。萧永升认为文庙关系富顺‘文章风水’,是桑梓教化之所,慨然请由个人捐资重建。当年就原址拆除旧庙,派人赴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取回孔庙图纸,令子侄到雷波县山区运回梁柱巨木,并向江西景德镇定制琉璃瓦,亲自督工修建,共历经四年多的时间,耗资三万二千余串(合银三万六千两)。……(新建成的文庙)殿宇巍峨,工艺精湛,闻名川中。”

举一人之力重建文庙,可见尊师重教的情结已根植于心。

并非我一个人觉得,富顺的人文昌盛和文庙是有关系的。一位同仁就说,此行拜望文庙,是想为即将高考的儿子祈福。

当然,文庙不仅仅是为了祭祀孔子,也是兴办教育所需,诗礼传家,崇尚教育,这才是富顺成为“才子之乡”的历史背景。

在富顺历史名人浩瀚的星空里,“景泰十才子”晏铎、“西蜀四大家”熊过、“戊戌六君子”刘光第、“四川报业第一人”宋育仁……让我们景仰,但只能遥望。

近一些,是“清华四才子”陈铨,作曲家王锡仁,再近一些,是张新泉、聂作平、李自国、蒋南,郭敬明、谭维维……更近一些,是副刊研究会前辈、文化人伍松乔,多少次看到他挎着相机的矍铄身影,多少次听到他风趣幽默的教诲,这次的省副刊研究会年会及副刊作品评选会上,再也看不到他的温煦笑脸。但全川媒体为他而来,向他致敬。在他的家乡举办省副刊研究会年会,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而离我最近的,是原《攀枝花晚报》副刊编辑曾朝阳,他是地道的富顺人,和张新泉、伍松乔毗邻而居,在晨光化工院工作多年,后因偶然的机会进入攀枝花晚报任副刊编辑,一做就是15年。在编辑部,唯他学养最为深厚,堪称大家的“汉语词典”;他写的文章,总是那么典雅和畅;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有读不完的书和养得水盈盈的绿萝;他的身边,总是围绕着被他人格魅力吸引的年轻人。他在攀枝花期间,培养了大批年轻的作者,赢得了文艺界的赞誉。

如今,他回到家乡已有4年,只为照顾中风瘫痪且患上老年痴呆的父亲,多少人劝他请看护或将父亲送到养老院,他都拒绝了。93岁的父亲也曾才华横溢,却也是命运多舛,他想陪老父静静地走完最后一程。

那天,他给父亲喂了饭再交待给弟弟,已是夕辉满天。我们穿过老城来到沱江之畔,他指着远处一座影影绰绰的高塔说,那是回澜塔,我们当地人习惯叫它锁江塔,沱江本该向东流,可在这里却转向了西,把财富和人才都流走了。于是,当地人向高人求教,在其指定的地点建起了一座高塔,每当夕阳西下,高塔的影子正好横过江面,就如铁链锁江,从此,富顺风调雨顺,人才辈出。

夕阳坠落,高塔影子投向沱江,如同神秘的仪式。这世界变化太快,有些约定却被时间珍藏。风物人情都是见证,在这座才子之城,无论是处于庙堂之高,还是逸于江湖之远,他们都辉映着历史与现实的天空。

城市名片之三:豆花之城

富顺豆花诞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它的起源,有太多可以追溯的历史和传说,有太多官方和民间的版本。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它是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川菜中的经典。富顺豆花的秘诀除了当地取盐特有的附属品“胆水”,更为重要的是独具特色的豆花蘸水。

如今,在吸取富顺“豆花蘸水”的制作决窍的基础上,富顺香辣酱产业逐步成为富顺农产品加工类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富顺现有规模化香辣酱生产的企业达11家,其中大型企业2家,中型企业5家,年总产量达9万吨,总产值达15亿元。

阅读富顺的人文地理,应该从品尝一碗豆花饭开始。

作为一个正宗的四川人,我一直对自贡盐帮菜和豆花情有独钟。然而,只有当我坐在富顺县远达半岛旁边的胡三豆花店里,喝一口甜汤,就一口豆花饭,才知道多年来我吃的豆花都是“假的”。正如富顺豆花店花开全国,然而,只有在富顺才能吃到豆花的真味。

其实,在富顺街头遇到豆花店是容易的,黄六豆花、白玉豆花、刘锡禄豆花、李二豆花、宏达豆花……直叫人眼花缭乱,随便走进一家,都能品尝到与自己城市迥异的美味。

曾朝阳老师带我去的是当地人的口碑店——胡三豆花老店,约50平米的店面,共5张大圆桌,因为已过了晚饭时间,食客渐少。选一张桌子刚好坐定,两碗热气腾腾、打着颤儿的白嫩豆花及搭配的甜汤(胆水)就上了桌,也不管点的鲜椒兔和炝炒空心菜有没有下锅,先端起汤碗喝一大口,微甜,沁人心脾,然后挟起一块豆花就去碟里打蘸水。曾老师笑了,“你这不是正宗的吃法。”于是,跟着他的示范,挟豆花置于饭上,再将蘸水调和后涂到豆花上,豆花和着饭一起吃,顿时,豆花蘸水的麻辣鲜香、豆花的软糯嫩滑、米饭的饱满醇厚,彼此衬托、渗透、交融,其中滋味难以尽述,一口下去,只觉得生活热辣,万物皆美,而我在其中。

再细究这碟蘸水,用的海椒叫“糍粑海椒”。是将干海椒用鲜开水适度烫过,放到碓窝里舂得茸茸和和,就像糍粑一样,也因此得名“糍粑海椒”。用煎熟的菜油加上花椒淋到糍粑海椒上,使它酥透,再按比例加入酱油和一些香料调和,必须说明一下,这里的酱油也是加入近二十种中草药熬制而成,如此制成的豆花蘸水,其味自然香浓,吃的时候还可加入藿香,香葱、蒜粒及小米辣调味,使其更具风味。

一碟豆花蘸水,于细节处的考究,折射出富顺人对生活的浪漫主义态度。

见我就着豆花及蘸水,一碗饭很快就见了底,曾老师又慢悠悠地说,其实,豆花早上最好吃。这才知道,很多富顺人是以一碗豆花开始一天的生活的。难怪,豆花及其植物蛋白的滋养让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底气十足。

据说,刘光第少时家贫,“每用两三钱买豆花,举家判朝夕食为常”。后高中进士入京为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力主维新。他曾在诗中写道,“一赋先松菊,三餐止豆花,清贫儒者事,忠孝可肥家。”豆花在他流星般璀璨而短暂的生命中,烙印下了清白。

正如当地才子高仁斌所说,豆花已可为富顺这座城市代言,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它是“中庸和谐”的儒学性格、“冰清玉洁”的才子特质、“生态健康”的人文需求三者的交织与投射。

民以食为天。如今,从豆花演绎而来的豆花蘸水和香辣酱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富顺豆花,在日常生活中滋养着一方人,也在塑造着一座城。一碗豆花,与富顺开凿井盐的历史和农业的繁盛经纬交织,与百姓日常的餐桌密不可分,还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如此,它早已不仅仅是一道美食。

走在富顺街头,风里飘荡着橙子花的清冽。四月,是春天的盛宴。遇见,不是一个人的记忆,而是铭记了一整个春天。

(本版图片由富顺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全川百余名报纸副刊媒体人走进富顺 感受千年文化底蕴 赴一场豆花之约

文庙棂星门。文庙全景。赵化镇全貌。一个幅员面积134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7.5万人的西蜀小县城,走出了“戊戌六君子”之...

富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遇见富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