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新闻 荣县新闻 富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自贡市 > 富顺新闻 > 正文

时代冲击下咋留“盐味儿”

来源:自贡日报 2017-07-28 23:05   https://www.yybnet.net/

地处西南 为何自贡方言属于“北方"

“数"不读“shu"而读“su",“初"不读“chu"而读“cu",“生"不读“sheng"而读“sen",“容"不读“rong"而读“yong",“绿"不读“lv"而读“lu"……来自安徽省安庆市的四川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大一学生韩梅梅惊讶地发现,自贡话发音与其家乡方言几乎一样,声母中的舌尖后音(zh ch sh r)大多读作舌尖前音(z c s)及y,韵母则少了eng、ing,即没有后鼻音。

这一现象早在20年前,就被原自贡工业泵总厂工会文娱干事、黄梅戏迷许马仙发现。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光大于安庆市,因其唱腔优美而跻身于我国五大剧种。

是啥原因使自贡话与安庆话发音几乎一样?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教师王浩等人给出了答案。

富顺县曾管辖今天自贡市除整个荣县及贡井郊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按《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分区划分,自贡方言片区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2005年,王浩在《四川境内的客家话》一书中,读到四川大学教授崔荣昌对仁富方言小片来源的推测——与明初的平川战争有关,受明代安徽话的影响很大。

沿着崔荣昌的研究方向,王浩查阅了《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等,提出由于明代初年实行特殊的军事制度,今天自贡方言的源头,是明初在四川军队流行的以安徽话为基础的“军话"。

贡井区龙潭中学历史教师向邦林介绍说,平川战争即明代军队平定四川的战争。他说,元朝末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人明玉珍占据四川及其东、南、北周边地区,建立大夏政权,定都重庆。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在平定包括北方在内的绝大部分地区后,命东、北两路大军分别直趋重庆、成都,剿灭大夏。

据向邦林考证,明朝中期前实行的是军户制度,即士兵及家属的户籍隶属于军府,军户子弟世袭为兵。因此,说“军话"的人很多。朱元璋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人,滁州市与安庆市的口音,均是安徽五大方言之一的江淮官话,其“军话"便是江淮官话。

为啥自贡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向邦林解释说,朱元璋出兵征讨大夏政权的北路军,多是攻克元大都北京后旧政权的降卒,他们的“军话"自然是北京话。

清康乾时期“湖广填四川",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涌入自贡地区。久而久之,以江淮官话为基础,融合南腔北调的现代意义的自贡话形成了。王浩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及徐教授等多位省内语言学研究专家的认可。

以盐为媒 自贡话远传盐津茅台等地

自贡话有两块飞地:宜宾市最南端的筠连县-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连片大部,泸州市最南端的古蔺县-贵州省遵义市管辖的仁怀市茅台镇连片小部。

登陆盐津县门户网站,会发现在《盐津民风民俗》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述:“盐津汉语方言属北方方言区,系西南官话的云南次方言滇东北片的一个方言点。由于毗连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多有川籍人来此定居,方言深受川南话影响,尤与川南自贡音系接近,致有‘三川半’语的戏称。"这段文字肯定了盐津与自贡口音接近。

“盐津人的口音与自贡人几乎一样,我们是在1995年发现的。"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盐史专家黄健介绍说,那年他们一行人去盐津发现这一现象时非常惊讶,因为自贡毗邻的乐山、宜宾、泸州等川江一线的城市,与自贡口音相差甚大——其前段有较强的爆破音和重读音,而自贡口音强调卷舌,“四"与“十"、“盐"与“淫"读音泾渭分明,可是与自贡相距300多公里并隔着宜宾市的云南盐津,没有云南口音、宜宾口音,却与自贡口音相近。

“我们最初以为被接触者是前往当地务工、做买卖的自贡人,后又怀疑他们是自贡籍知青,因为与当地人结婚等原因留在了盐津。"黄健说,随着走访的深入,发现当地人普遍与自贡人口音一致,大家决定探个究竟,通过深入了解,才发现这一现象是当年自贡井盐业异常发达,盐津县城所在地盐井镇是自贡井盐一个非常重要的盐运中转站导致的。

据黄建考证,自贡井盐销往昭通地区始于清乾隆时期,盐井镇因系自贡井盐销往昭通地区船只停靠的重要码头,是自贡井盐及相关物资重要集散地,并逐渐发展为该地区的中心。1917年,该地区正式设县,定名为盐津。

自贡先民给盐津带去了财富和先进的文化,自贡口音因此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口音。

仁怀市茅台镇是黔北名镇,除了有长征文化、酒文化,还有厚重的盐文化,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清人郑珍语)的繁华写照。鲜为人知的是,正是因为有“秦商聚茅台",才有了茅台国酒。

“贵州不产盐,主要依赖四川自贡井盐。"据黄健考证,自贡井盐入黔主要通过仁怀岸等4个口岸。许久以前,仁怀岸一线的赤水河东岸茅台村发现了一股纯净的泉水,水质极佳。明朝后期,山西商帮与陕西商帮“联姻",共结“秦晋之好"。最迟于1803年,具有雄厚资金和先进经营管理水平的自贡陕西籍盐商,通过山西商人获得杏花村酒的原料和制作工艺,带着酒师来到茅台村酿酒。茅台酒酿出后,该地形成了“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荣局面,自贡话因此在该地流行开来。

留住乡音 方言传播需艺术佳作助力

“一句方言就是一缕乡愁。"许多文化人担心自贡方言会在经济、文化大融合中,逐渐失去原有的色彩,被取代甚至消亡。自贡市知名书画家、作家、诗人黄宗壤认为,方言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因为推广普通话,或许多在异地工作、生活的人不再说,就会式微乃至消亡。

市新闻出版局原局长王胜武1997年在《闲侃“流行语"》一文中说,流行语今日河东、明日河西。四川方言也有一两句一度火爆过,《傻儿师长》热播后一段时间,“决不拉稀摆带"被许多人常挂在嘴边。文章认为,以经济、文化实力做后盾,让自己的方言流行开来,是一个地区民众的一件幸事。

“是挑战也是机遇。"这句话不仅可从百多年前自贡方言对盐津、茅台等地区的“入驻"窥见一斑,还可从近年来“忽悠"等东北方言的流行得到佐证。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甚至衰退,那地方的方言遭遇的就是“挑战",反之就是“机遇"。

经济撇开不说。近年来,用自贡方言表达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方言歌曲《这就是自贡》,以“讲盐都话,谈盐都事"定位的本土方言栏目剧《有摆有演》,中国首部方言儿童爆笑网络剧《自贡小伙伴》,自贡话讲述的电影《盐马帮》,方言电视节目评书《富顺龙门阵》,方言电视剧《富顺故事》,收录两千多条方言、俚语的书籍《富顺方言》,方言舞台剧《文化站长》,大型现代川剧《还我河山》……这些文艺作品,唤醒了本就说着自贡话的自贡人对家乡方言的关注,助推了自贡方言的传播。

黄宗壤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展示方言独特魅力的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搬上银幕的《抓壮丁》。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改变,自贡方言的个别词汇可能被遗忘,但不会整体消亡。不过,自贡方言要在大融合中留住“盐味儿",继续远行,就得以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基础,就得有影响深远的方言艺术扛鼎之作助力。(蒋周德 文/图)

新闻推荐

缅怀英烈丰功伟绩

(吕娟)为庆祝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70周年暨自贡民革成立60周年,回顾中国革命光辉历程,深入学习和弘扬革命精神,7月15日,民革富顺县基层委员会全体党员到湖北恩施叶挺囚居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将军革...

富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时代冲击下咋留“盐味儿”)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