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淑栋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尚现军
好山好水出好果
10月17日,第八届山东沂源苹果节在沂源县文化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重达564.3克的“沂源红”苹果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群孩子围着硕大的“苹果王”,恨不得立刻大快朵颐。“咱沂源山好水好,才能种出这又大又甜的红苹果!”种出这只“苹果王”的果农陈茂盛很是自豪。
“山东屋脊”沂源境内山高林密、河湖众多,全县主要环境质量指标达标率均为100%,是北方最佳果品生产区之一。良好的生态,为林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该县培育的本土苹果新品种——“沂源红”果形饱满,着色好,红果比例达到85%以上,先后获得“2017年度山东省知名区域公用品牌”“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等荣誉,沂源苹果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沂源县以“高山林海、生态沂源”为目标定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引导农民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以苹果为主导的现代林果业,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目前,沂源县果品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其中苹果面积30万亩,年产7亿公斤,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全国现代苹果产业十强县,建成了全国首个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沂源有机苹果生产标准是全省地方标准。全县有25万人从事苹果产业,与此同时,苹果产业还带动了生态旅游、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10多个相关产业形成富民产业链,让苹果产业成为沂源县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
挖特色打品牌
在中庄镇,苹果帖字、贴码创意、在苹果身上“打”上二维码、“印”上创意图案已成为时尚。印上字后普通的苹果便成了创意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大大提高了苹果文化品位、经济效益,受到了广大果农和商家的认可。
“去年全镇做了5万多个贴字苹果,在网络上销售特别火,很快就被抢订完了。”沂源县中庄镇电子商务中心主任任昌选介绍,为了迎合节日市场,提高苹果附加值,中庄镇特别推出了一批“私人订制”苹果。这种印有文字、图案的创意苹果不仅增强了节日市场的竞争力,还满足了年轻消费者求特求新的心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苹果附加值,增加了果农收入。
苹果“私人订制”使苹果效益达到了最大化,越来越多的果农得到了实惠,尝到了苹果“私人订制”的“甜头”。中庄镇阮南峪村电商大户贾明三自豪地说:“目前,这种订制苹果在网上节日市场上很是走俏,不仅论个卖而且价格也不菲,平均售价8元/个,每年光订制苹果就能为我带来5万多元的经济收入,今后的市场前景还会更广阔。”
在挖掘特色的同时,沂源县党委、政府多次联合全国各级媒体组织沂源果品推介会,打造和推广以“沂源红”为主的特色旅游商品品牌。苹果节已连续举办八届,“媒体聚焦沂源红”等活动让沂源的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逐渐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大城市。
今年年初,以“新时代聚泉城共话沂源红”为主题的沂源红苹果推介会在济南举行,沂源县东益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候念义介绍,从2013年起,就他们进驻济南市场。随着近几年政府、媒体对“沂源红”的宣传、推广,他的苹果在济南的销量每年能增长20%以上。候念义表示,他每年至少要参加10次果蔬推介会。
沂源苹果走向世界
苹果节开幕式上缅甸缅中文化发展协会中方名誉会长、YOYO鲜果行政总裁、缅甸山东商会常务副会长孟飞和山东盛全果业公司董事长张善全签订了沂源红苹果购销协议。“此前我们的苹果主要销往泰国,在旺季每天要出口5万斤苹果。今年我们与缅商合作,继续打开东南亚市场。”张善全说。
随着沂源红苹果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沂源红苹果不仅畅销北京、上海、天津、两湖、两广、福建、江西等全国20多个省、市,而且乘着“一带一路”东风,出口泰国、缅甸、阿联酋、印尼、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5月17日,“淄博号”中欧班列新线路正式开通,沂源红苹果也首次乘坐火车达到俄罗斯。今年1至8月份,沂源苹果出口额达4880万元人民币。
11月、12月上旬,沂源苹果将分别走进湖南长沙、福建厦门,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和“CFFE2018第十五届中国(厦门)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开展沂源优质农产品宣传展销和商贸洽谈,助推沂源苹果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师德教育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近日,沂源县鲁村中学设置了淄博市师德教育巡回报告会分会场并组织全校教师学习。...
沂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