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淄博 今日桓台 今日高青 今日沂源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今日淄博 > 正文

“第一村医”的驻村日记 七个月,乡亲们口中的“刘大夫”变成了“闺女”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21-01-13 14:19   https://www.yybnet.net/

刘秋莹走在进村的山路上。刘秋莹为村民采指尖血。驻村“蓝马甲”:田间地头送健康

回医院上班一个月了,刘秋莹还是时常想起村里的那碗小米粥。“山里的水好,熬粥的时候再放点豆子,特别好喝。”刘秋莹说,说是想喝粥,其实更挂念的是村里熬粥的人。

刘秋莹来自淄川区中医院,是山东省淄博市第六批“第一村医”中的一员。自2017年起,淄博市每年从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中选派100名优秀年轻医生,到贫困村担任“第一村医”。

2020年11月29日,她完成了“第一村医”的工作,离开了派驻村淄川区太河镇纱帽村。七个月的时间,让这位跟农村没有太多交集的姑娘,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

手绘地图

“2020年4月29日,晴。今天是我穿上蓝马甲,成为第一村医的第一天。坐上班车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心中既忐忑又兴奋。”这是刘秋莹第一篇驻村日记。往前翻几页,本子上是用笔画出的村庄地图。“来村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村民的基本情况,纱帽村面积比较大,是由东庄、西庄、南庄组成。全村总共412户,1129人。”刘秋莹说,为了方便记忆,她一边走一边画地图。一条条小路成了本子上弯弯曲曲的路线,还有标记好的标志性建筑和重点村民的姓名、位置。哪条路怎么走,哪户人家住在哪里,都是她一步步走出来的。

“肖大爷血压高,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家里有只狗一直陪着他;柳花村的邵姨是我刚参加工作就认识的老病号,这里正好是她的老家,得常去看看康复训练做得怎么样;王家村的李奶奶今年已经88岁,高血压病史多年,得常去测量血压,叮嘱按时吃药……”说起村民的身体情况,刘秋莹闭上眼睛就是这幅健康地图。

“很多乡亲身体不舒服了也会自己扛着,怕看病、怕花钱。拖到赶集的时候,买点生活用品,顺便捎带着看看病、买点药。有时小病拖成了大病。”刘秋莹说,“针对这种情况,就得挨家挨户上门进行诊疗,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检查,同时给他们讲解一些健康知识。”

通过“第一村医”的宣传讲解,村民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知道了得病就得及时去医院看。

二手电动车

“2020年9月3日,晴。4个多月的时间匆匆而过,与乡亲们从不熟悉到渐渐相知,村里的大爷大娘们也把我当成了家里人。”

驻村4个月,刘秋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刘秋莹有一对双胞胎,驻村那天孩子只有一岁半。“第一村医”按规定全部脱产进村,为了兼顾工作与家庭,她每天往返于市区和村子间。派驻村在淄川区太河镇峨庄片区纱帽村,是淄川区最偏远的村庄之一。从市区到峨庄卫生院来回90公里,坐班车要一个多小时。

“卫生院到纱帽村还有6.2公里,刚来的时候走了一次,用了两个小时。”刘秋莹说,“派驻第3天我就在镇上买了辆二手电动车,花了500块钱。那辆车不是很好骑,比较慢,跑一趟得半小时。”

除了纱帽村,刘秋莹的覆盖村还包括王家村和柳花村两个空白村。“王家村村子很大,一条大路两边分散出好多胡同,村民住得很分散,一摁喇叭大伙儿都知道是我来看病了。”刘秋莹说,这辆二手电动车,成了她走街串巷的“名片”。骑到路边一停,再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村。

闺女爱喝小米粥

“2020年11月26日,阴。今天是最后一天来到峨庄山区上班,来到村里和乡亲们告别。慢慢走在通往山区的路上,心里沉甸甸的,希望今天过得慢一些,再慢一些。”驻村最后一天,刘秋莹这样写道。7个月的派驻时间,乡亲们口中的刘秋莹从“刘大夫”变成了“闺女”。“闺女,你可再来啊,一定要再来看我啊。”得知刘秋莹“第一村医”工作结束,腿脚不灵敏的李奶奶非得把她送到门口。

“我在这儿多了很多家人,乡亲们的朴实和热情时时刻刻温暖着我。”刘秋莹说。到这个爷爷家里歇歇脚,到那个奶奶家里聊聊天,为他们减轻疾病痛苦的同时,也在陪伴着这些留守在山村里的老人。

纱帽村有个卫生室,村医李大夫已经80岁。也正是在这儿,刘秋莹喝到了纱帽村的小米粥。“李大夫两口子就住在卫生室旁边,有时候忙到太晚会留我在家里吃顿饭。”刘秋莹说,“我的工作除了上门诊疗,给他们量身制定治疗方案,还会协助完善村卫生室的信息化建设。”

“很多村都没有村医,即便有,年龄也都偏大。就像李大夫,年龄这么大,自己还患有慢性病,村民就医的困难很多。”刘秋莹说,“正是这段基层实践的经历,让我和战友们更加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肩上的责任。”

刘秋莹口中的“战友”,是跟她一块来峨庄片区的第六批“第一村医”,一共4人,自称“峨庄小分队”。“我们4个来自不同专业、科室,有内科的、有泌尿外科的、有儿科的、有康复科的。针对村民不同病症,不定期会开展集中诊疗。

农村大众报记者戎宁

通讯员房玉波闫盛霆仇慧清

新闻推荐

淄博市淄川区“四轮驱动”助人才引培工作持续发力

□闫盛霆潘玉亓涛11月13日,山东新星集团21名员工经过新星商学院数月严格的培训以及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孝妇河畔的高尔基2021-01-10 09:40
猜你喜欢:
评论:(“第一村医”的驻村日记 七个月,乡亲们口中的“刘大夫”变成了“闺女”)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