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希翔特约记者闫盛霆通讯员宋海霞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消息,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淄川区因对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等转型成效突出上榜,将获得资金、项目、改革先行先试等激励支持措施。
淄川区位于山东省中部,煤炭开采历史超过百年,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近年来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转型发展”为主题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有特色、成效初显的转型之路。
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思路,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运用政策、安全、环保、税收等措施,坚决出清落后产能,腾出存量发展空间2万亩。每年技改投入超过100亿元,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建陶、耐火、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了海尔建陶示范线、东华“阿里云”“工业大脑”、齐鲁云商、金城生物基因工程、医疗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晶体材料、中华民俗文创园等新经济项目,加速生成新的发展动能。扎实推进镭泽激光共享产业园等专业园区规划建设,完善“一区多园”“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园区经济占全区比重达到77.4%。
强化“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意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连续12年举办“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累计近1000家(次)高校院所、100余人(次)“两院”院士、3000多人(次)专家到淄川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合作,累计签约项目552项。创新“五位一体”柔性引才模式,荣获全国人才工作“优秀案例奖”,16位两院院士在该区设立工作站,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679人,新增省级众创空间3家,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区各类研发机构达到162家。建成中一产业城、功力创新谷、高创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创新平台,创业孵化体系逐渐完善,一批创新创业企业茁壮成长。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累计投入40余亿元,实施环保治理、绿动力提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3700余项,大气、水、土壤环境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实施“一山两河”生态治理系列工程,深化“森林淄川”建设,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废弃工矿地复垦,新增湿地2600亩,治理河道30余公里,治理塌陷区29公顷,年均造林3万余亩。经过艰苦努力,全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从2014年的88天,提高到去年的189天;孝妇河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水标准,实现了历史性改善。
构建营商环境建设长效机制,“零距离”助推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健全项目落地推进机制,成立农业、工业、服务业、文化旅游、城建、民生6大专项指挥部,实行“三线六组”项目推进机制,集中破解手续办理、拆迁进地等瓶颈制约。加强要素资源保障,提前介入帮助项目做好前期手续,坚持“一线工作法”,落实一窗受理、容缺受理、后置补齐、模拟审批等高效审批模式。制定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的16条细则,制定完善重点项目扶持及奖励办法,引导产业基金、政府投融资平台、多层次金融证券市场等资源向重点项目倾斜。打造企业政策兑现平台、企业“110”平台,有效解决企业政策知晓难、获得难、兑现难、多头跑等堵点、痛点问题,实现涉企政策全周期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丛民通讯员葛红普)“原以为没带身份证肯定要再跑一趟了,没想到现在可以使用‘电子身份证’,真是太方便了!”近日,...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