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刘磊
通讯员 张伟 孙文 报道
本报淄博讯 4月8日一大早,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李家东村的麦田里,农艺师许苗苗跟农户李乐强沟通后,便一头扎进麦田,俯下身查看苗情。
今年54岁的李乐强虽说是一个在地里刨食吃、种了半辈子地的农民,但也是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
2013年,李乐强流转了村里部分土地,成立绿满坡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流转的土地超过1000亩,李乐强也积累了大田管理经验,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可这几天,李乐强却犯了愁。原来,去年秋冬季的气温较往年偏高,小麦生长期普遍提前,部分小麦甚至出现“绿体越冬”现象,这是李乐强之前从未遇到的。
“今年小麦的返青期提前了半个月左右,虽说眼下苗情不错,但生长期提前的情况下,怎样做好管护,心里还真没底。”李乐强说。
就在李乐强犯难的时候,临淄区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开展的“防疫情、保春耕”田间指导给他吃下了“定心丸”。农技人员和李乐强一起查看小麦长势后,给出了“镇压划锄、水肥调控、科学防虫、预防冻害”的十六字建议。
经过农技人员的指导,李乐强了解到,自家的小麦正处在返青期和起身期之间,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害是关键。
临淄区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克禄介绍说,临淄区是农业大区,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28万亩左右。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临淄区就根据当前小麦苗情有针对性地提出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动员农民不误农时、春管春耕。同时安排农技员开展实地指导,及时解决农户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疫情期间春季生产的有序进行。
新闻推荐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记者谢丽4月2日,《淄博日报》三版“记者调查·曝光台”栏目曝光了临淄区...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